儿童癌症患者化疗后的生育能力报告197
家有患儿,对未来总是惴惴不安,任何风吹草动,总是在我们这群人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我利用出差的间隙,花了一些时间通读了全文(话说太难读了,各种药物名称基本都不知道。里面还有大量的统计学信息,现在也不懂),在此将研究结论翻译出来给大家参考。
总体结论就是:不要慌,这里研究对Rb没有针对性!该怎么治还怎么治!
研究对象:依据五年治愈率随访的美国和加拿大于-年间在21岁之前患的最常见的儿童癌症(Rb应该不算吧?)患者。主要研究治疗记录中使用的14种烷基化和DNA链间交联的药物。研究每一种药物和累积剂量对15-44岁年龄的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
结论:个儿童癌症幸存者以及个他们的兄弟姐妹。平均跟踪8年(或者15岁开始,取晚的一个值),(38%)位幸存者有生育(可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结婚!),其中(83%)至少有一个孩子。随访10年后,幸存者的个(65%)兄弟姐妹有生育,其中个(90%)至少育有一个孩子。在多变量分析中,癌症幸存者的生育能力和他们兄弟姐妹相比有下降趋势。
男性幸存者的生育能力和采用的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甲基苄肼和顺铂(这些药物咱们Rb孩子好像都没用过,好事)的最大量有较大关系(注:没有提到卡铂,拓扑替康,也没有马法兰!)。其中环磷酰胺的剂量对男性患者的生育能力影响最大!
对于女性患者,只有白消安和环己亚硝脲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只有被采用了大剂量的烷基化药物和顺铂,才有可能会导致男性儿童未来生育能力的下降。对于女性患者,只要不对盆骨或者脑部做放疗治疗(有女童Rb患者的家长,一定要慎重了,如果你选错了治疗方案导致孩子需要对眼部甚至脑部进行放射治疗,这对未来生育可能是个挑战),化疗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很小。文章中还提到,为了最大化生育能力,在进行癌症治疗之前进行生殖能力的保存(精子or卵子?Rb孩子好像还都没有。)
在这里,我们把《retinoblastoma()》中介绍的化疗长期副作用的内容一并发出,供大家参考,里面也明确说,化疗对生育能力不会有很大影响。更详细的内容请去阅读《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及家长手册(第二版)》。
由于化疗被认为可引起不孕不育、听力丧失和继发白血病,从而阻碍了医生使用它作为治疗手段。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在使用标准推荐剂量、化疗方案的情况下会引起“不孕不育”。尽管,细胞毒性化疗(肿瘤化疗)会导致“不孕不育”,但这种风险仅存在于使用于某些特定药物(烷化剂)时,并且,这种风险与药物的累积使用剂量直接相关。有意思的是,一些人建议以“动脉介入马法兰”为措施,来规避全身化疗引起的“不孕不育”。但有证据表明,当马法兰累计剂量接近mg/m2时可引起不孕不育。
总之,关于“不孕不育”的担忧是没有根据的,而且发生“听力损失”和“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AML)的风险很低。基于全身化疗近20年的经验以及相关公开发布的关于化疗效果、并发症的数据,小儿眼科医生和肿瘤学家不应对“全身化疗”这种保护生命和视力的治疗措施望而却步。
请支持非鱼视网膜母细胞瘤基金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