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女性继发性不育 > 疾病保健

曹禺舞台上的戏如人生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346567.html

文/简书作者:九年年

复习曹禺的戏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却迟迟写不出评论性的文字,一方面与他的所从事的创造戏剧有关,相对于小说更难把握;另一方面,曹禺的戏剧又有别于郭沫若或老舍后期戏剧,他的戏剧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线索更加繁复,彼此交错蝉联,表现出的是一种人对于宇宙中所不能把握和认识的力量的恐惧。下面,以《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作品浅谈曹禺的戏剧。??

曹禺

曹禺的戏剧创造以抗日战争为分界线,分明两个明显分期,前期为“郁热期”,代表性作品则是《雷雨》、《日出》、《原野》;后期为“沉静期”,以《北京人》、《家》(巴金同名小说改编)为代表。??

《雷雨》剧照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现代戏剧,受西方“三一律”影响,戏剧将时间定位一天之内,在周家客厅和卧室展开,穿插着“现代戏”和“过去戏”。“过去戏剧”指周朴园与侍萍的情感纠葛、作为后母的繁漪和周家公子周萍的爱,“现代戏”指周朴园和侍萍的相遇,周萍、四凤、周冲和繁漪的情感冲突,周朴园和繁漪的冲撞,周朴园和大海的冲突。

《雷雨》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被无情抛弃的下层妇女侍萍,被爱欲所压抑的上层妇女繁漪,陷入三角恋爱关系的四凤、周萍和繁漪,理想屡屡不能实现的周冲,被欺压的大海,而这一切阶级的斗争和矛盾的根本都在于具有封建等级思想的周朴园。而最后无辜的年轻的一代全部死去,只留下年老的一代,繁漪和侍萍的疯病,更是加剧了戏剧的悲剧性。《雷雨》表现了一种曹禺的“生命的编码”,即“人的生存的困境”。?

首先,是一种“郁热期”。在戏剧的开头,就自然环境的描写而言,蝉鸣、蛙叫,都给人一种燥热、狂躁的氛围;而剧中人物更是一种情绪和心理的长期压抑难以释放的苦闷,在现实与理想间纠结痛苦、找不到出路的周冲,周萍和四凤的爱情纠葛,受压迫却无法反抗的劳动者大海,即使是周朴园和侍萍也因过去的罪恶和屈辱所压制,陷入情欲无法自拔的繁漪更是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折磨,所有人都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所控制而感到压抑感,使每个人都一开头就说“闷”,甚至繁漪表现出“快要闷死了”的狂躁情绪。这里是一种超常态的欲望和对欲望的超常态要求所造成的压抑,由此形成了一种残酷的爱而又带有强烈的恨的“雷雨”式性格,和近乎白热和短促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

其次,一种“挣扎”和残酷的发现。《雷雨》的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冲突。侍萍抓住四凤,不想让自己的女儿重蹈覆辙,周萍抓住四凤的手,表现出强烈的爱,繁漪抓住周萍的手,表现出强烈的爱欲,周朴园抓住侍萍,希望以理智的方式解决问题,维护公馆的声誉,周冲也抓住四凤,想依赖她的帮助,解决自己的理想困惑。这一切的情感纠葛,在曹禺笔下表现了那种无论人怎么抗争都无法摆脱注定失败的人生状态,这是一种“残酷”的“挣扎”,也表现了人类对于宇宙间那种不可知力量的的恐惧。?

十年后,周家公医院,楼上和楼下住着两个疯女人,一个是侍萍,一个是繁漪,有一天周朴园过来看他们,被一群孩子说出了十年前周家公馆的故事。这样的结尾,产生了欣赏的距离,将戏剧中的“郁热”“愤懑”“恐惧”消解殆尽,进而达到了类似宗教的效果:一种“悲悯”的视角,在这种“悲悯”的欣赏眼光中,所有的人都成了“可怜虫”,四凤、周萍、繁漪的复杂三角关系,侍萍和周朴园的屈辱和残酷等等,都烟消云散。“悲悯”作为一种审美情感,自然是对戏剧中的激情的净化、超越和升华,而站在这种更高的角度,远距离的理性审视,也是更高意义的清醒。?

《雷雨》表现了曹禺的戏剧最大特色: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dem.com/jbbj/17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