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95后在成都,这份新职业给了他们l
4月12日,飞机落地成都,刘忠拖着行李奔向办公室。路上,他开始连线考核第一批新员工。成都,是刘忠小时候常常从大人口中听到的“外面的世界”。出身四川大凉山区,成都是他在大凉山第一个向往的城市。年,高考把他从大凉山区带到了北京。大学毕业9个月,工作让他从北京来到了成都。比刘忠早一周,任思佳、徐巧分别从重庆和西安来到成都。一项新的挑战在等着他们。2个月内,从0到1,他们需要在这里拉起一支人的高中辅导老师团队。两年,10个月,9个月,这是任思佳、徐巧和刘忠三个人分别入职在线教育公司作业帮做辅导老师的时间。三位笃定入行教育的95后青年,投身于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全新的职业群体。而新职业的蓬勃,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快速的成长,以及——“城市自由”。
刘忠(左)、任思佳(中)、徐巧(右)站在公司落地窗前,俯瞰九眼桥的夜景。
1
北上广深
选择便是生活。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年从重庆大学毕业时,任思佳一心想去北上广深。繁华,温暖,被海洋环抱,带着这样的城市印象,她和表姐相约去了深圳。任思佳在给新入职的辅导老师开早会。他们后面,一位工人师傅正在安装办公室的电器设备。
在深圳,理工科出身的任思佳在一家科技公司做软件测试,每月块,公司包吃住。任思佳是个慢热型的人,人多的时候,几乎听不到她讲话。虽然同在深圳,但是任思佳和表姐,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中间隔了几十公里。没有朋友,没有家人,一放假,任思佳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徐巧和刘忠都是被高考从川渝带到北京的。年,年,两人分别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两人都选择了留京工作。徐巧在给新伙伴做入职培训。当天下午她有3节课,从下午2点一直到晚上7点多。
徐巧的老家在重庆的一个远郊区,刘忠则生于更偏远的四川大凉山。从小到大,刘忠一直是学霸。他学习的动力就是走出大凉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徐巧在京工作的第一年,新冠疫情暴发。这一年,徐巧和家里人太多牵挂。每次和家里通话,爸爸、妈妈、姐姐都会说,要是能回重庆多好,一家人在一起。一次,妈妈来北京看徐巧。走后,徐巧看到冰箱门上的字条,写着:要好好吃饭,注意身体。妈妈书读得不多,字写得歪歪斜斜,还有错别字,但徐巧看哭了。想家。
但放弃北京的工作机会,回老家后能做什么?徐巧犹豫着。2
家的方向
现实总是与理想有些距离,有时不只一点。在深圳,巨大的孤独感包裹着任思佳。她决定离开。年5月,任思佳回到陕西宝鸡老家。同在这一年,在线教育迎来了大发展。出于招聘需求和用人成本的考量,一些头部在线教育公司开始尝试在省会城市设立分校。决定在哪里开设分校,一个硬性指标是:当地有10家以上高校。作业帮高中部HR负责人闫青云说。任思佳和新入职的伙伴做“对练”。年暑假开始前,作业帮在西安开设了第一家分校,招聘辅导老师。在家待了半年时间,任思佳看到了这个信息。上学的时候,任思佳的物理成绩就很好,初高中时物理成绩都是满分或接近满分。家人曾劝她考虑做老师,但她不敢上讲台。直到看到作业帮招聘高中物理辅导老师,任思佳想,学科辅导自己没问题,而且在线教育,不用和学生面对面,可以试一下。任思佳来到西安,成为一名辅导老师。这是在线教育新业态下一个全新的职业群体,95后为主,九成以上从业者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他们和主讲老师组成“最小作战单元”,主讲老师负责在线授课,辅导老师负责跟进监督学生的长线学习,制定学习规划,答疑疑惑,跟踪学习效果。对于这些高中生,任思佳感到,学习辅导之外,他们更缺乏的,其实是陪伴。很多孩子心理是很敏感、脆弱的,一旦受到质疑,他们就会想放弃。可事实上,只要鼓励他们不断学下去,建立信心,大多数孩子都能获得成绩进步。曾经有天大半夜,一位家长联系任思佳,请她帮忙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和父母大吵了一架,父母和子女之间已经完全无法沟通。任思佳能理解高中生的那种孤独感,觉得同龄人无法理解,就像高中时期的自己,带着一点“中二”。而辅导老师的介入,恰恰能够让孩子找到一个倾诉的人,懂他的人。又一批辅导教材到了,三个人一起去搬资料。
辅导老师对孩子的学习效果负责。高中辅导侧负责人张敬甫说。而这,正是在线教育希望给更多的孩子带来改变的部分。这其中包括:兴趣的激发,信心的建立,习惯的培养,成绩的提升。但或许更多,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