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人痛经谈子宫腺肌症的常见问题
提示:本科普根据睿仁医生及备孕小助手群中提问拓展科普,请先仔细看文章内容,如果文章中内容不能覆盖你的问题,可在文章下留言,或者在朋友圈下留言,本文章仅能作为科普,不作为治疗依据,拒绝回答吃什么药之类的问题,故涉及治疗相关事宜,请与您的医生沟通!祝您心想事成!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90%的痛经都是原发性的,是没有任何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的,但约10%的痛经却是继发性的,是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例如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盆腔炎性疾病等,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以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子宫腺肌症。
1、为什么会痛经?
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的含量增高有关,研究发现,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PGF2a和PGE2含量较不痛经者明显增高,而PGF2a的增高可使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此外,原发性痛经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疼痛的主观感受也与个人痛阈有关。
2、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异位于子宫肌层,同时还伴有周围肌层细胞的增生与肥大,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有妇科专家将子宫内膜比喻为不安分的游民,跑到哪儿就祸害到哪儿。异位到卵巢上可以形成巧囊,异位到子宫肌层,则引起了子宫腺肌症。也有异位到鼻腔、肺部,出现周期性鼻出血、咯血等症状者。子宫腺肌症国内报告发病率为13.4%,国外报告为5%~70%不等,且有不断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而近年来,子宫腺肌症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约15%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子宫肌瘤。
3、子宫腺肌症与痛经
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率高达15%~77.8%不等,痛经是子宫腺肌症最为常见的症状,典型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一般痛经于经前一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子宫腺肌症的痛经不光与前列腺素有关,还与雌激素、环氧化酶(COX)、芳香化酶、异位内膜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子宫腺肌症病灶深度及累及范围相关。
4、子宫腺肌病与不孕
虽然多数子宫腺肌病患者已经完成生育,但仍有不少生育期患者合并不孕,尤其是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此类病人子宫增厚又常合并盆腔粘连等,不利于卵巢排卵及胚胎着床,自然妊娠率就明显下降。如若患者同时还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先按内异症治疗规范进行。对单纯性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有报道用GnRH-a治疗3~6个月,停药后有一定妊娠率。子宫腺肌症合并(或不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5、为什么会得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的发生跟不安分的子宫内膜有关,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游民”流离失所的呢?子宫内膜直接在肌层上面,中间缺乏一个黏膜下层的保护作用,使得在解剖结构上基底层内膜易于侵入肌层。多次妊娠与分娩、人流、刮宫、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都可造成子宫内膜或子宫浅肌层损伤,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发病。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症的发病跟体内雌、孕激素有关,甚至还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
6、子宫腺肌症还有哪些临床表现?
除痛经外,月经量过多和子宫不规律出血也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出现继发性贫血。月经过多一般表现为连续数个月经周期出血量大,一般超过80ml,并影响女性身体、心理、社会与经济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压迫症状、流产和不育的发生率较低。检查时可扪到均匀增大的子宫,有压痛,月经来潮时更为明显,如为腺肌瘤,子宫呈非对称性增大,有局限性隆起。另外,还有近30%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疾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被偶然发现。
7、子宫腺肌症如何治疗?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手术、介入、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但这么多治疗方法,却很难有个方法即不损伤子宫,又明显有效且不复发的。每种治疗手段都有着一定的利弊。
药物治疗:
(1)放置曼月乐环(LNG-IUS),使宫腔局部形成高浓度的孕激素环境,引起子宫内膜暂时性萎缩,抑制生长,从而使每次月经的经血量减少,缓解痛经。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阴道不规则流血,但基本都在上环后3个月消失。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药物。可使痛经缓解,停药后短期内排卵可恢复,亦有复发可能。部分女性在治疗后会出现潮热、失眠、骨痛等不适,可反向添加雌激素,缓解症状。
(3)口服短效避孕药:可以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从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4)米非司酮:具有抗孕激素及抗皮质激素的活性。治疗子宫肌腺症安全、有效。
(5)丹那唑:是一种睾酮的衍生物,具有逆转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含丹那唑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较佳。
手术治疗:
保守手术:经腹或经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有局限性肌腺瘤的患者。但由于病灶广泛,界限不清,手术难以切净,术后易复发,往往需要补充药物治疗。术后需避孕一定时间,防止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风险。
根治手术:对于没有生育要求,或弥漫性子宫腺肌症,痛经无法忍受的患者,手术应采取全子宫切除的方式,不建议保留宫颈,可根据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决定是否保留卵巢。手术方式的选择,腹腔镜或经腹均可,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美观、恢复快等优势。
介入治疗:该治疗近期效果明显,患者月经量减少及痛经缓解率较高,子宫及病灶体积可相应缩小。但介入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卵巢功能衰退、阴道流血等问题,且治疗后对自然妊娠可能存在一定影响,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需慎重选择。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又叫海扶刀,该治疗的主要优点是:不开刀、无需麻醉、不流血、无瘢痕以及并发症少,同时恢复快,痛苦小,也不会造成盆腔粘连,影响盆腔内环境。主要用于局灶性腺肌瘤、或者子宫较大的腺肌症的治疗。海扶刀治疗后也同样存在复发的可能,但可以反复治疗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根据睿仁医生和备孕小助手的粉丝群提问总结如下:
粉丝Q1:子宫腺肌症,吃中药能治好吗?
Doctor-Linda:我国中医并无“子宫腺肌病”一说,子宫腺肌病主要以进行性和继发性痛经、不孕为基础特征,属中医痛经、瘕、不孕等范畴。有研究者以温阳通脉、活血化瘀的五桂温经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率33.33%,方药组成为五灵脂、龙血竭、蒲黄、桂枝、木香等。还有以大黄蔗虫丸为研究治疗者,总效率为96.7%,均说明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有一定优势,但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只能是缓解症状,不能治愈。且中医治疗方案种类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公认有效的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粉丝Q2:子宫腺肌瘤就是子宫腺肌症吗?痛经一定是子宫腺肌症吗?避孕药会使子宫腺肌瘤萎缩吗?
Doctor-Linda: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子宫腺肌症)名字很相似,且均有激素依赖性,但却是不一样的疾病,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均有所不同。子宫腺肌症约50%合并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痛经,而子宫肌瘤基本不会引起痛经,除非肌瘤变性、巨大肌瘤压迫等引起腹痛症状,但与月经周期亦无关。痛经是常见的妇科临床症状,90%的痛经都是生理性的,只有少部分痛经是继发于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症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避孕药是子宫腺肌症药物治疗中的一种可靠方式,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缩小瘤体、缓解症状的作用。
粉丝Q3:B超无提示腺肌症,但抽血CA结果是51,参考值是0-35,如何区分是不是腺肌症?
Doctor-Linda:目前,经阴道超声(TVS)、MRI被公认为是子宫腺肌症诊断的可靠手段,TVS诊断子宫腺肌症特异性高(有报道能达约95%),但敏感性较低,尤其是合并子宫肌瘤,诊断准确性又会降低。相比来说,MRI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且不受并发症的限制。但MRI普及性差、检查费用昂贵。子宫腺肌症确诊方式还是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CA测定对子宫腺肌症有明显的辅助诊断价值,而且有助于与子宫肌瘤的鉴别,但其特异性不高,盆腔炎症、卵巢肿瘤等情况均会导致CA的升高,CA主要还是用来用于卵巢肿瘤、子宫肿瘤辅助诊断、治疗与复发的监测,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病灶活性。如果多次超声未提示子宫腺肌症,也无明显临床表现,定期常规体检即可。
如果你有问题,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在医来r趣公众平台输入关键词妇产科医生,医院妇产科医生(付虹、彭澎、高芹等)付费语音咨询,也可以1元偷偷听。
延伸阅读:(点击以下文字可查看)
1、子宫内膜厚,不只是影响怀孕!
2、受精卵,在身体内的奇妙旅行!
3、大龄备孕攻略,愿你成为幸福爸妈
4、得了子宫粘膜下肌瘤如何治疗呢?
5、感染了HPV,必须要禁止性生活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