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以性和女人为题材的波普艺术家
我们以往已经介绍过很多波普艺术家们的作品,他们都将商品化特征引用到作品中,因为“流行、时髦”是波普艺术家们所追求的,它体现了一种流行文化,如下面这幅作品: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波普风格:有鲜亮的用色、可大量生产的元素、普及化的商品……而艺术家汤姆·韦塞尔曼除了能做出上面这幅作品,他似乎更钟爱波普的另一些元素:浮华的、性感的、有魅力的。
而这些元素的代名词,也许就是“性和女人”。
在现代混乱的商品社会,性和女人依然是这一代艺术家不可或缺的题材。
他24岁习画,以《美国人大裸体》而成名,他擅长放大人体的局部而进行描绘,他从人体的各个部分寻找线条和语言词汇,他的裸体变得越随意和平面,形体的感觉就越虚幻。他逐渐找到了一种独有的风格——局部特写。
这也使得他成为了一名极端特写(extremeclose-up)的画家。
他用色彩消除和抹平三维物体的逼真效果,并使之均衡于画面,避免观众会有种“色情”的感觉。不过有评论家揭露:他在一系列局部特写的作品之后,对色情方面的兴趣日浓,同时他把艺术视为一种挑逗,也有人把他的作品看作是第一次婚姻失败后,从女友那里重新找回性的快乐。
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了解到,他处理的不仅是现实世界,更是理性的现实世界。他把女性的局部特写呈现地很独特,但你不可否认这些就是非常现实的存在,这是他坚信绘画的作用。
汤姆·韦塞尔曼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宏观全局式的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局部特写似乎在看到细节的同时,似乎留给观众一不一样的遐想空间。(此处省略一万字)
你是不是很污地想到了什么我不知道。
我想到的是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里的片段:
方鸿渐回国的时候,船上有一位鲍小姐,穿着暴露,船上的中国留学生就称她为: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后来又由于鲍小姐并非一丝不挂,所以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方鸿渐为了对自已的留学生涯有个交待,也扯了一块“遮羞布”——一沓“毕业证书”,真相到头来着实让老学究们大跌了一番眼镜。
汤姆·韦塞尔曼如果知道《围城》,肯定很有共鸣,他把那块“遮羞布”彻底抛弃,还发大局部于众人面前。这才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而汤姆·韦塞尔曼只是波普化地将这个世界表达出来了。
?原创才是生产力,原创才能高逼格,您的留言鞭策小趣进步。添加取走个人权威白癜风专家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