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女性继发性不育 > 疾病病因

女性诗歌鉴赏五徐德音

出塞

徐德音

六奇枉说汉谋臣,后此和戎是妇人。

能使边庭无牧马,蛾眉也合画麒麟。

作为一位闺阁诗人,徐德音在青年时代,就学有根底,爱好读史。沈德潜《绿净轩续集序》有“太夫人为清献公季女,少岁研讨典籍,诵扬清芬,已克传家学矣”之誉。故与一般女性诗人之吟风弄月不同,她的诗集中还有不少论史之作,这首《出塞》,即是她早年的咏史之作。昭君出塞,感动了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是大家喜爱吟咏的题材。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昭君诗,立意各有不同。其中有对昭君的不幸身世寄予同情的,有对昭君和亲的历史功绩表示肯定的,另外还有一些翻案出新的。徐德音此诗歌颂了昭君和亲的不凡历史意义,体现了清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

首句用汉陈平六出奇计,为刘邦统一江山建功立业的典故。《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这六条出奇制胜的计策,清钱大昭《汉书辨疑·陈平传》云:“间疏楚君臣,一奇计也;夜出女子二千人滎阳东门,二奇计也;躡汉王立信为齐王,三奇计也;伪游云梦缚信,四奇计也;解平城围,五奇计也;其六当在从击臧荼、陈豨、黥布时,史传无文。”其中解平城围,讲的是公元前二百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北击匈奴,陷入敌军包围,被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大同市东北)。“陈平使画工图美女,间遣人遗阏氏,云汉美女如此,今困阨欲献之。阏氏畏夺已宠,因谓单于曰汉:‘亦有神灵,得其土地,非能有之。’于是开其一角得突出。”(应劭《风俗通》)这里其实已经可以看出汉朝因为武力不足征服匈奴,而开始使用美人计,故清刘献廷《王昭君》(其一)云:“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清诗别裁集》)认为昭君和亲,其实在汉代由来有自,语含微讽。

而在次句中,徐德音所强调的,是陈平不过出谋画策,而昭君却用自己一介女流孱弱的躯体,亲身担当起了汉朝和戎的大业,因此尤为不易。有关昭君出塞的故事,有很多种版本,但都对昭君的不幸寄予了同情。比如《西京杂记》,称昭君美貌后宫第一,但因为不愿贿赂画工,所以始终得不到汉元帝的亲睐。直到被赐给匈奴时,元帝才被她的美貌所震惊,但悔之已晚。又如《后汉书·南匈奴传》,也是写昭君貌美,却长期幽居后宫得不到帝王的眷顾。直到被赐匈奴,皇帝才发现了真相,但为了守信,只好忍痛割爱,将她嫁到朔北边方。后匈奴王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昭君以如此美好的才质,却遭遇如此不堪命运;她的深明大义,为国献身,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杜甫曾作《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写尽昭君远赴塞北的凄宛与哀怨。徐德音还作有另一首《明妃》诗:“莫为丹青杀画师,君王原不识蛾眉。可知沙塞凄清日,只似长门冷落时。”则立意更为冷峻。封建的统治阶级,原本只是将女性作为玩物,又有几个能够真正欣赏女性、理解女性的呢?人生失意,本无南北。女性在中国古代,受到三从、四德等的纲纪约束,原本无法享受与男性一样的诸多权利。不平等的男女社会地位,才是悲剧的总根源。

末两句称赞昭君和亲的功劳,和麒麟阁中的功臣们相比,是不相上下的。麒麟阁,汉武帝建于未央宫之中,主要用于收藏历代资料和秘密历史文件。后汉宣帝因匈奴归降,为表彰功臣,将历代对汉有功的功臣画像存放于麒麟阁内。徐德音在这里,为王昭君和亲的历史功迹评价,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历史上,如宋刘子翚《明妃出塞图》:“羞貌丹青斗丽颜,为君一笑靖天山。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清葛秀英《题明妃出塞图》:“绝尘扬兵赋《大风》,旌旗依旧过云中。他年重画麒麟阁,应让娥眉第一功。”也都有过类似的议论。汉代和亲,其实并不始于昭君,高祖时娄敬就有这样的建议,而且当时出嫁的都是公主;而昭君的身份,只是“良家子”。汉朝边塞的宁靖,其实更多不是依靠和亲,而是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奋战,是双方实力的对比。和亲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更多被运用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对于缓和民族矛盾,只能说有一定的贡献。而且汉元帝时,匈奴已经衰弱,呼韩单于来朝,希望成为汉朝的女婿,更多是对朝廷的主动示好。而昭君的外嫁,更多也属于汉朝对于匈奴的赏赐,以褒奖其忠心。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昭君的故事感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们没有必要对徐德音的历史观念过多苛求,我想诗人在这里,更多是张扬一种女性意识,同时为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鸣不平。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年版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身心健康
白癜风治疗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dem.com/jbby/9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