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染色体
1.我们家族中没有遗传病,孩子怎么会得遗传病呢?
2.我们孩子看着没有什么不好,怎么会有遗传病啊?
3.我们全外显子测序都做了,为啥还要查染色体啊?
以上是我们在临床上与患儿家长接触时经常会被提及的问题,暂时放下这些问题,我们先谈一下染色体病。人类核基因组有24条染色体,分别为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人类的很多疾病与染色体的结构与数量、及基因改变有密切关系,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学效应。人类遗传疾病可以分为孟德尔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染色体病是由于先天性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引起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组特定的疾病症状群的综合征。自年巴黎国际染色体命名会议以来,现已发现的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2万多种,染色体病综合征多种。其中除携带者和少数性染色体异常者外,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几乎是染色体异常者的共同特征。研究表明,染色体异常占流产胚胎的50-70%,占死产婴的10%,占新生儿死亡者的10%,占新生儿的5-10‰,占一般人群的5‰。在一般人群中,平衡易位占1.9‰(其中约有15%生育力降低),不平衡易位占0.5‰。不平衡易位通常引起严重疾患而夭折,平衡易位由于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先证者可以没有任何表型,但生育染色体异常后代的几率高达50-%,给后代带来严重灾难。因此,在70年代通过羊水穿刺取胎儿脱落细胞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的诊断技术得以迅速发展,成为防止染色体病患儿出生的强有力措施。
一
染色体病分类
1
常染色体病
是由于1-22号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由于涉及数十甚至上千个基因的增减,常表现严重的多发畸形。共有的临床表现有:先天性非进行性智力异常,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内脏等方面的畸形。按照染色体畸变的特点可分为单体综合征、三体综合征、部分单体综合征和部分三体综合征。常见的有唐氏综合征、猫叫综合征、13号染色体及18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等。
2
性染色体病
由于X和Y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共有的特征有性发育不全或两性畸形,有的患者仅表现出生殖力下降、继发性闭经、智力稍差、行为异常等。常见的有特纳综合征、超X综合征、克氏综合征、超Y综合征等。
3
多倍体
正常人体为2倍染色体,凡含有3倍或3倍以上染色体的个体称多倍体。多见于自然流产胚胎。
4
携带者
带有染色体结构异常但表型正常的个体。可分为易位和倒位两大类。共有的临床特征是引起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生育畸形或智力低下儿等妊娠生育疾患。
5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脆性X染色体[fra(X)]是一种在Xq27带处带有呈细丝样的脆性部位的X染色体,其末端连有类随体样结构。资料表明fra(X)在一般男性群体中的检出率约为1/,女性杂合体也有极少数表现出轻度的智力障碍。共有的临床特征有中度到重度的智力发育不全、大睾丸,常伴有大耳、单耳轮、下颌前突、语言障碍等。
6
染色体断裂综合征
是一类具有非专一的染色体自发断裂、易患恶性肿瘤的综合征。是孟德尔遗传的单基因病。现发现的有着色性干皮病、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综合征、色素失调症、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硬皮病等。
7
体细胞遗传病
研究证明98%的肿瘤具有染色体异常或恒定的特异标记染色体。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异性的染色体重排的发现不但有助于髓系和淋系白血病的鉴别,而且有助于进一步识别其亚型,染色体畸变可作为监测白血病缓解、复发等的重要指标,性染色体标志可用来验证异性别骨髓移植是否成功,且染色体是白血病独立的预后指标并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
染色体病的诊断技术
染色体和染色质检查是较早应用于遗传病诊断的手段,也是确诊染色体病的主要方法。由于显带技术和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诊断更多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综合征,使染色体病的诊断和定位更加准确。
1
染色体显带技术
染色体显带技术有G显带、Q显带、R显带、C显带、N显带、T显带和限制性内切酶显带等,最基本的是G显带技术。常规核型分析具有可以直观识别每一条染色体且可以精细地识别每一条染色体的每一个节段的特点,对染色体数目及较大片段的结构畸变有很高的识别能力。80年代发展的高分辨染色体制备技术可获得条纹较常规制片更丰富、更精细的染色体条纹,在每个细胞的单套染色体上获得近千条带,从而大大提高核型分析对染色体微小异常的识别。然而核型分析也具有检测周期长(一般3-4周)、人工耗时长、制备质量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缺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染色体全自动收获系统、染色体自动滴片系统、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及染色体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环境因素对制备量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同时检测周期也会大大降低。
46,XY染色体核型
2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是应用生物素、荧光等标记的DNA片段与受检的DNA或RNA杂交来研究核酸片段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指DNA探针经原位杂交后,用荧光染料标记的生物素亲和蛋白和抗生物素亲和蛋白的抗体进行免疫检测和放大,使探针杂交的区域发出荧光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安全、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等领域。
正常男性性染色体荧光信号
三
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的临床指征
1.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异常面容,多发畸形,身材矮小,两性畸形和智力发育迟缓的病人;2.不明原因死产和新生儿死亡;3.原发性闭经或不明原因的继发性闭经的女性;4.原发性不育或习惯性流产的夫妇;5.一级亲属中携带已知的或者可疑的染色体异常;6.肿瘤(如血液病);7.高龄妊娠、产筛高风险、超声异常(胎儿发育异常、羊水异常)、夫妇染色体异常、不良孕产史等,则应对胎儿常规进行染色体分析,即产前诊断。
了解染色体病后,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不难回答:
01.我们家族中没有遗传病,孩子怎么会得遗传病呢?
染色体病有新发突变和遗传性两种来源。
02.我们孩子看着没有什么不好的,怎么会有遗传病啊?
患者如果是携带者,基本是没有表型的。同时表型是相对的,且并不局限于外观。
03.我们全外显子测序都做了,为啥还要查染色体啊?
遗传检测方法的选择并非越贵越好,每种检测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劣势,也都有各自的适用场景,因此选对检查非常重要。比如:染色体平衡性的结构畸变并没有遗传物质的缺失,但其所引起的基因的位置效应等也会造成相关的临床表型,此种遗传物质改变染色体核型可检出,全外却不能检出。
总结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孕妇的比重持续增加,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不孕不育、胚胎停育、反复流产等情况也越来越多,所以染色体检查在遗传病领域尤为重要。本室在8年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年开展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技术,是河南省开展相关检测最早的一批医疗单位之一,在染色体病、血液肿瘤疾病等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病重点实验室
主编:李东晓
文编:张振华
医院东院区门诊楼2楼F区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