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风9西晋撰写天下第一励志诗的人
读史明智,借古鉴今。如果你喜欢历史,就一起 晋武帝沉默不语。冯紞居然把我比作钟会。多年以后,晋武帝才征召我为太常(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但我运气很不好,因为太庙屋梁折,又被免官。唉,人生怎可如此郁郁不得志。
第二件事,我不赞成贾南风皇后的胡作非为。
晋惠帝继位后,大臣贾谧向贾南风推荐了我,说:这个人出身庶族,没有结党营私,儒雅又有谋略,既是众望所归,又不会威逼皇室,不如让他总摄朝政。于是,我时来运转,出任太子少傅,此时我已经60多岁了。说实话,贾南风对我还是不错的,她尽管性格凶残,对我却是信任和敬重。但我不会帮她为非作歹、胡乱施政,我只是履行治理国家的职责,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
但后来贾南风的做法越来越过分,排斥异己、草菅人命,甚至连私生活也糜烂不堪,宫廷绯闻居然传到了坊间。我怕贾南风亲族势力强盛酿成灾祸,也希望她能改邪归正,于是创作了《女史箴》来讽劝,里面我是这么写的,“茫茫造化,二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庖羲,肇经天人。爰始夫妇,以及君臣。”
“家道以正,王猷有伦。妇德尚柔,含章贞吉。婉嫕淑慎,正位居室。施衿结褵,虔恭中馈。肃慎尔仪,式瞻清懿。樊姬感庄,不食鲜禽。”
意思是规劝夫妻要和睦,相敬如宾;女子不能刻意争宠,专宠必生傲慢;后妃不妒忌则子孙繁多;女子若想尊贵,必须谨言慎行,尤其要慎独;宫廷女官在劝导嫔妃们慎言善行,普天下女子也可以此为鉴。
正处辉煌鼎盛之际的贾南风自然没有听我劝诫,《女史箴》也被她扔到废纸堆里了。都说政治让女人走开,没想到这个女人不仅没走开,反而把政治抱得很紧,人性膨胀,无法自拔,结果身败名裂,惨死屠刀之下。我一点没有幸灾乐祸的感觉,只是从头到尾充满痛心。
第三件事,我不肯跟司马伦同流合污。
八王之乱之前,当初赵王司马伦任镇西将军时,扰乱关中地区,使得氐羌反叛,晋惠帝让梁王司马肜代替他。有人劝我说,赵王贪婪昏庸,信用孙秀,到哪里哪就乱,而孙秀狡诈多端,是奸人之雄。现在可以让梁王杀掉孙秀,这样就削去了赵王的一半力量,以此来给关右的人一个交代,这样不是很好吗?我赞同他的意见,司马肜也答应了。但后来孙秀侥幸得以免死。司马伦回京后谄媚贾南风,希望能录尚书事,后来又请求任尚书令。我与另一大臣裴頠都坚持认为不可以,因此司马伦、孙秀都怀恨于我。
公元年四月,司马伦、孙秀准备废黜贾后,孙秀让司马雅连夜前往见我,告诉我说,赵王想要与我共同匡扶朝廷,为天下除害,派我来通知我。这是谋逆大罪啊,我当场拒绝。当天夜里便发生政变,司马伦诈称晋惠帝有诏召我入宫,我于是与裴頠一起被捕。遇害前我痛心地说:“我是先帝老臣,赤心如丹。我不怕死,只怕王室将有大难,祸不可测啊!”那年我六十九岁。
上面这些事情都被唐朝一位叫房玄龄的人记载进了《晋书》里,洋洋洒洒六千字,虽然有不少溢美之词,但总体还算客观,文字字数甚至超过个别皇帝,这是僭越,罪过啊罪过。“这个带着国家披荆斩棘的领路人,让西晋这几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享太平。坚持原则让他丢掉了宠幸,丢掉了政治前途,甚至丢掉了性命。如果,有让他后悔的机会,我想他还会是这样坚持原则。”好在后人是这么评价我,这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我,叫张华,晋朝范阳方城人。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