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女性继发性不育 > 疾病用药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的病因分析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相关病因。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医院生殖内分泌科和遗传优生科就诊的212对(424例)RSA夫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女方RSA发生次数,将这212对RSA夫妇分为2次RSA组(157对,314例)与≥3次RSA组(55对,110例)。收集212对RSA夫妇的年龄,女方月经史,生育史,流产情况(流产次数、时间及清宫次数),以及双方家族史等基本资料。对RSA夫妇双方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女方子宫超声检查、内分泌功能检查、免疫系统功能检查及女方弓形体病,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TORCH)血清学定量检测,以及男方精液常规检查等,筛查RSA病因。两组RSA夫妇的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①本研究212对(424例)RSA夫妇中,共计检出染色体异常者为37例,检出异常率为8.7%(37/424),其中女方染色体异常者为27例,男方异常者为10例。女方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者为23例(10.8%,23/212),内分泌功能异常者为60例(28.2%,60/212),生殖道感染者为16例(7.5%,16/212),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者为44例(20.7%,44/212)。男方精液数量或质量异常者为20例(9.4%,20/212)。本研究212对RSA夫妇中,76对(35.8%,76/212)上述因素均未见异常。部分RSA夫妇同时合并上述多种因素异常。②两组RSA夫妇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0,P=0.225),但≥3次RSA组夫妇染色体易位核型检出率(7.3%,8/110)显著高于2次RSA组(1.6%,5/31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6,P=0.008)。≥3次RSA组女方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检出率(18.2%,10/55)亦显著高于2次RSA组(8.3%,13/1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3次RSA组不明原因RSA夫妇所占比例(21.8%,12/55)显著低于2次RSA组(40.8%,64/157),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358,P=0.012)。两组女方内分泌功能异常、生殖道感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及男方精液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RSA病因复杂,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联合所致,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异常及免疫系统功能异常。RSA患者中不明原因RSA所占比例仍较大,有关RSA病因筛查手段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流产,习惯性;病因;染色体障碍;免疫;不明原因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于20孕周前妊娠物或胎儿丢失(胎儿体重<500g)。RSA在育龄夫妇中发生率为0.4%~1.0%,占所有妊娠物丢失的15%~20%。RSA病因复杂,目前已知导致RSA的病因包括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生殖道感染、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功能异常及环境异常因素等。部分RSA患者目前尚未发现明确致病因素,为不明原因RSA患者。本研究拟对212对(424例)RSA夫妇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RSA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医院生殖内分泌科和遗传优生科就诊的212对(424例)RSA夫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212对(424例)RSA夫妇的年龄为20~43岁,平均为(29.2±4.4)岁;女方发生RSA为2~6次,平均为(2.4±0.7)次;继发性RSA夫妇为18对(8.5%),原发性RSA夫妇为194对(91.5%)。根据女方RSA发生次数,将212对(424例)RSA夫妇分为2次RSA组(157对,314例)与≥3次RSA组(55对,110例)。本研究纳入标准:女方末次发生RSA时间与于本院就诊检查时间间隔3个月以上者,女方均于20孕周前发生RSA。排除标准:近亲婚配者,具有家族性遗传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与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恶性肿瘤等疾病者。两组RSA夫妇的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基本资料收集

收集212对(424例)RSA夫妇的年龄,女方月经史,生育史,流产情况(流产次数、时间及清宫次数),以及双方家族史等基本资料。

1.2.2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筛查

RSA夫妇均通过以下实验室检查进行RSA病因筛查。①RSA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②超声检查女方子宫有无畸形或器质性病理改变,疑为宫腔黏连者,进行宫腔镜检查。③女方内分泌功能检查:于月经周期第2~4天检测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与泌乳素6项基础性激素水平,以及检测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hormone,AMH)与基础体温(basalbodytemperature,BBT);超声监测女方排卵情况,检测女方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女方甲状腺功能检查。④女方进行弓形体病,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TORCH)血清学定量检测,阴道分泌物衣原体与支原体检查。⑤女方免疫系统功能检查,包括外周血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抗精子抗体(anti-spermantibody,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antibody,EMAb),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idperoxidase/thyroglobulinantibody,TPO/TgAb),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等。⑥男方精液常规检查。

1.3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size软件对满足本研究统计检验的最小样本量进行估算。本研究数据采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7软件进行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

本研究212对(424例)RSA夫妇共计检出染色体异常者为37例,检出异常率为8.7%(37/424)。其中,女方染色体检出异常率为6.4%(27/424),包括染色体平衡易位者为9例,染色体罗伯逊易位者为3例,嵌合型染色体者为2例,标记染色体增加者为1例,染色体短臂缺失者为1例,以及染色体多态性为11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者为7例,染色体次缢痕增加者为2例,染色体随体增加者为2例)。男方染色体检出异常率为2.3%(10/424),包括染色体平衡易位者为1例,嵌合型染色体者为1例,染色体长臂缺失者为2例,染色体单倍体为1例,以及染色体多态性为5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者为3例,染色体次缢痕增加者为2例)。本研究212对(424例)RSA夫妇中,RSA夫妇男方与女方染色体多态性比为5∶11。

2.2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中女方内分泌功能检查结果

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中,女方内分泌功能异常者为60例,检出异常率为28.3%(60/212)。其中,黄体功能不全(黄体期<11d、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10ng/L)者为13例,1例因畸胎瘤剥除术后一侧卵巢萎缩,另一侧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黄体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为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为1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为2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为1例,合并2型糖尿病者为1例。

2.3复发性自然流产夫中妇女方免疫系统功能检查结果

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中,女方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者为44例,检出异常率为20.7%(44/212)。其中,TPO/TgAb阳性者为26例,ACL阳性者为14例,EMAb阳性者为12例,ASAb阳性者为6例,ANA阳性者为4例,1例患自身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108例RSA女方患者接受HLA检测的结果显示,9例(8.3%)为HLA阳性,HLA阴性率达91.7%(99/108)。

2.4复发性自然流产夫中妇女方子宫超声检查结果

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中,女方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者为23例,检出异常率为10.8%(23/212)。其中,子宫肌瘤为8例,子宫内膜息肉为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为4例,纵隔子宫者为6例,宫腔黏连者为12例,双宫颈者为1例,残角、单角子宫者为1例。

2.5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中女方生殖道感染检查结果

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中,女方生殖道感染者为16例,感染率为7.5%(16/212)。其中,支原体感染者为12例,RUV感染者为1例,HSV感染者为3例,HSVIgM假阳性者为18例,假阳性率为8.5%(18/212)。

2.6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中男方精液常规检查结果

本研究212对RAS夫妇中,男方精液异常者为20例,异常率9.4%(20/212)。其中,畸形精子症为10例,弱精症为6例,少精症为4例。

2.7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

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中,76对(35.8%)RSA夫妇上述检查结果均为正常,未检出明确致病因素。

2.8两组夫妇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检出率比较

两组RSA夫妇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0,P=0.225),但≥3次RSA组夫妇染色体易位核型检出率较2次RSA组显著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6,P=0.008)。≥3次RSA组女方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与2次RSA组,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3次RSA组不明原因RSA夫妇所占比例显著低于2次RSA组,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358,P=0.012)。两组女方内分泌功能异常、生殖道感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及男方精液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夫妇RSA病因检出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易位、嵌合体、缺失及染色体多态性(染色体次缢痕增加、臂间到位,随体增加或减少等)。本研究结果显示,212对(424例)RSA夫妇染色体异常率为8.7%(37/424),与陈美佳等研究一致。本研究RSA夫妇染色体异常中,染色体易位核型(染色体平衡易位与罗伯逊易位)所占比例最高,为35.1%(13/37),染色体易位核型男女比为1︰12。夫妇任何一方为非同源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生育染色体正常核型儿的几率为1/6,任何一方为相互易位携带者,生育染色体正常核型儿的几率为1/18。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认为,染色体多态性与RSA关系密切。Akba爧等研究RSA夫妇染色体异常情况的结果显示,男方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约为女方的2倍(11.3%比5.4%)。而本研究结果显示,RSA夫妇中,女方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为男方的2.2倍(11∶5),这可能与本研究RSA夫妇中女方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检出率较高有关,而9号染色体pter-q12节段存在松弛素基因,松弛素不仅与妊娠有关,在调节胎儿发育中亦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212对(424例)RSA夫妇染色体多态性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最为常见,共计10例(2.4%,10/424)。染色体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同源染色体配对、细胞有丝和减数分裂,导致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配子和胚胎非整倍体形成,进而导致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2次RSA组与≥3次RSA组夫妇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0,P=0.225),但≥3次RSA组夫妇染色体易位核型检出率较2次RSA组显著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比1.6%,χ2=7.036,P=0.008),提示女方RSA发生次数越多,夫妇双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可能越高。

3.2内分泌功能异常

本研究结果表明,212对(424例)RSA夫妇中女方内分泌功能异常率为28.3%(60/212),包括14例PCOS患者。PCOS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为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同型半胱氨酸,易引起血糖、血脂等代谢障碍。文献报道,约40%PCOS患者会发生自然流产。本研究212对(424例)RSA夫妇中,女方≥35岁者为15例,其中黄体功能不全者为13例。高龄(≥35岁)妇女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超声检查结果示窦卵泡数目<5个、早卵泡期FSH水平>10U/L,AMH水平<1.12ng/L),卵泡质量和数量下降,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和染色体异常率增加,进而RSA发生率亦增加。本研究中1例RSA女方患者因畸胎瘤剥除术后一侧卵巢萎缩,另一侧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黄体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可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影响卵泡发育、排卵,从而导致黄体功能不全。本研究212对(424例)RSA夫妇女方内分泌功能异常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多,为26例,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导致子痫前期、RSA及死胎等风险增加。内分泌功能异常导致的RSA,经过及时有效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妊娠成功率可达90%以上。

3.3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近年,临床对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RSA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

中,女方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者为44例,检出异常率为20.7%(44/212),其中,TPO/TgAb阳性在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者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9.1%(26/44)。40%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毒性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增加,并且毒性较高,可影响子宫对母胎免疫耐受的维持,与不孕及RSA相关。Mehran等研究报道,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的RSA患者中,TPO抗体阳性率较高,为17%~33%,其流产率较健康高龄女性增加约3倍。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中,女方ACL阳性者为14例,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31.8%(14/44)。ACL导致RSA的机制可能为,ACL通过影响合体滋养层细胞形成,导致胚胎发育不良。ACL还可通过促进微血栓形成,导致胎盘供血不足,既而诱发RSA。ASAb和EMAb可通过激活补体,产生炎症反应及免疫攻击,进而干扰受精卵发育,导致早期流产。HLA可参与母胎界面的免疫活化和耐受平衡调控,HLA-G通过与多种免疫细胞互相作用,减弱免疫反应,并在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对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212对(424例)RSA夫妇中,108例RSA女方患者接受HLA检测的结果显示,HLA阴性率达91.7%(99/108)。对于HLA阴性RSA患者是否接受淋巴免疫治疗,目前尚存争议。

3.4生殖道感染

约4%RSA是由生殖道感染所致。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包括衣原体、支原体、弓形体病与风疹、巨细胞及单纯病疹病毒等,此类病原体可经生殖道上行感染或血行感染导致RSA。本研究212对(424例)

RAS夫妇中,女方生殖道感染者为16例,感染率为7.5%(16/212),以支原体感染率最高,HSVIgM假阳性率亦较高,为8.5%(18/212)。目前,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导致RS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生殖道感染与RSA的相关性亦缺乏证据支持。

3.5子宫解剖结构异常

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中,女方子宫解剖结构异常者为23例,异常率为10.8%(23/212)。子宫纵隔、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肌瘤等,可通过改变宫腔正常结构和局部环境,使胚胎着床面积和子宫内膜血流减少、血流阻力增加,进而影响胚胎着床及胎儿生长发育。子宫腺肌症可通过释放炎症介质,刺激胚胎局部,以及通过产生前列腺素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导致流产。多次人工流产亦可导致子宫内膜基质受损,失去再生能力,导致子宫内膜黏连或纤维化(严重者称为Asherman综合征)、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刺激不敏感、子宫内膜增殖和分泌不良,以及胚胎种植及发育受限等,进而导致RSA。

3.6男性精液异常

胚胎的50%染色体由精子提供,本研究212对(424例)RAS夫妇中,男方精液异常者为20例,其中畸形精子症为10例,弱精症为6例,少精症为4例。研究报道,少精症、弱精症和畸形精子症患者非整倍体精子发生率增加[22-23]。Fes′kov等研究表明,少精症患者非整倍体精子发生率较弱精症与畸形精子症患者更高。Mehdi等报道,严重畸形精子症(异常精子率>80%)非整倍体精子发生率增加,特别是大头精子发生率更高。不同精子畸形类型对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形成及RSA发生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3.7不明原因

本研究中不明原因RSA夫妇所占比例为35.8%(76/212),由于目前检测手段有限,尚未明确其具体致病因素,可能为环境异常、相关分子水平(基因多态性等)异常、精神紧张、亚临床感染因素及其他免疫因素等所致。

综上所述,RSA病因复杂,可能为一种或多种因素联合所致。目前,由于RSA病因筛查手段有限,仍存在部分不明原因RSA。对于染色体平衡易位RSA患者,应积极寻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助孕;对于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导致RSA的患者,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内分泌功能异常或生殖道感染导致RSA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预后较好,妊娠成功率较高;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RSA,为目前本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但RSA发病的免疫机制复杂,迄今尚未明确,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略)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dem.com/jbyy/15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