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女性尿路感染
女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其中慢性肾盂肾炎多因急性肾盂肾炎未及时、彻底治疗而引起;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男性尿路感染多见于前列腺炎症引起,而女性的尿路感染则要复杂得多。
据不完全统计,50%以上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的经历。女性尿路感染高发除了与女性尿道短而宽有关以外,还与女性本身特有的经期、怀孕、分娩、更年期等不同时期的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的生理特点有关,从而降低泌尿道局部环境对细菌的防御能力,引起一系列临床反应。
女性尿路感染主要表现有哪些?
1、轻微:尿频、尿急、尿不尽
2、较严重:尿痛、尿失禁、尿道口脓性分泌物
3、严重:发热、寒颤、腰痛、血尿
反复感染易引起膀胱粘膜病变,如腺性膀胱炎、膀胱憩室、白斑等,导致迁延不愈,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感染上行,易致肾脏功能受损。
一旦有尿路感染的症状出现,女性朋友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查找病因,及早进行系统规范的针对性治疗,防止复发和感染上行,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泌尿系统功能的目的。
女性为何易患尿路感染?
一、生理解剖结构原因:首先,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且宽弛,细菌易于进入;再次,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和肛门邻近,周围满是细菌围绕,加之阴道分泌物本身就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更容易繁殖。相对男性的尿道口则远离会阴部,且还有一段“空间距离”,因而不易患尿路感染。
二、经期和性活动:每逢生理期,经血便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如果经期用品的清洁和消毒不够严谨,更成为细菌入侵的重要渠道。另外,性生活需要重视男女双方生殖系统的清洁与否,有助于降低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三、妊娠、怀孕等女性特殊时期:由于增大的子宫会逐渐压近膀胱和输尿管,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也使输尿管舒张和蠕动减慢,尿流缓慢或者形成一种轻度的积液。在此种情况下也利于细菌侵入、繁殖而致病。定期检查尿液,是特殊时期及早发现和治疗的重要前提。
四、憋尿:女性常见的不良习惯之一。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并侵入组织;其二,膀胱充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推送到更上端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
女性尿路感染该怎么办?
1、彻底治疗。药物治疗,是在医生指导下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并配合外用制剂,一般2~3天症状即可消失。但需要高度重视的是,此时不能停药,仍要坚持治疗1~2周,经两次尿检正常后方可停药。尤其是老年妇女,膀胱内壁皱褶多,易窝藏细菌,更应耐心彻底治疗,以免复发。
2、多饮水。急性发作期间应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ml。不要怕尿痛而不敢饮水,因为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和增加尿量,起到冲洗膀胱的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此同时卧床休息,以便肾血流量增加,因人体卧位时比站立时肝脏和肾脏的血流量增加50%,可促进康复。
3、注重个人卫生。一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两次用温水洗外阴,每次10~15分钟,可以改善尿道炎的症状;尽量避免刺激性强的碱性肥皂、外用消毒剂等,以免改变局部体液环境,更易诱发感染;还应边洗边掺入热水,保持一定温度,可起到局部热敷的作用,增加舒适感;此外每次便后清洗不可少、勤换内裤等。二是治疗使用的盆具要做到专人专用,保持清洁干燥。三是清洗时应按由前向后次序,避免肛门周围的细菌污染会阴部。四是尽量使用淋浴,不要选用坐浴。
4、注意不要过度憋尿,因为憋尿时间过长,也可刺激膀胱炎症发生。
5、积极治疗妇科病,比如有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疾患的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对于可以诱发尿路感染的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应积极开展治疗。
6、如果幼童反复出现泌尿系感染症状,医院检查有无先天性泌尿系畸形。
医院
n
维护健康关爱生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