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女性继发性不育 > 疾病治疗

女性健康管理系列篇经期保健注意事项

女人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姨妈"一来访,那几天就是最"不方便"的时候。不是要保暖防寒,就是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所以搞得心烦。但是呢,这几天如果好好保健,也是调养身子的"最佳"时期。

痛经是几乎每个女性都会遇到的问题,有很多人认为痛经不是什么病,挺一挺就过去了,事实上这是很不明智的。正确的态度是从注重内外调理和全面保健做起。

常见的痛经有几种类型:

寒湿凝滞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感到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血色紫暗,有血块,且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等症。

气血亏虚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经期或经后下腹隐痛、喜按压,经血量少而质稀,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症。

气滞血瘀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拒按或伴有胸胁胀痛,月经量少而不畅、经血色黑有血块,血块流出后疼痛减轻,四肢欠温,大便不实等。

痛经的三种食疗方法:

1、生姜6克,红枣10枚,红糖60克,阿胶10g加水适量煎汤饮。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3-5日。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

2.益母草30-60克,玄胡2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饮汤,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5-7日。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3.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有的问题,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饮食不规律,爱吃冷饮等坏习惯都会导致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的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的过短、过长、紊乱或闭经、经量过多、淋漓不断等,严重的痛经、经前期综合征也属此范畴。这些症状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常常同时有周期、经期和经量的异常。

女孩月经不调如何食疗?

1、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2、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3、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先煎山楂去渣,冲入红糖、趁热饮。适用于月经延后7、龙眼肉50克,鸡蛋1个,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1次,连服10天。适用于虚证月经不调。

经期温馨提示:

不宜着凉或过热

经期最怕着凉,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碰凉水,淋雨,也不能过度劳累,不能洗冷水澡,也不能长时间在高温下劳动,否则易患月经失调,闭经,痛经等病。

饮食

月经期间伴有乳房胀痛,小腹坠胀,便溏等症状,应吃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不宜吃生冷,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胞宫,影响经血的正常进行。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气血的正常运行,减少腹痛,但是不能运动过量,或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导致经期延长,月经过多。

调节情绪

月经期伴有情绪低落,可出现乳房胀痛,腰酸胀,小腹胀痛,所以经期要保持心情愉快,否则会出现月经失调,闭经。

经期后阿胶进补

经期过后应及时补充营养,吃补血活血的食物。根据中医理论,气鼓则血行,气虚则血淤,淤则痛经、停经。阿胶养血、补气、调经,有利于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提高免疫力,还能提高经期内的抗病能力,同时对多种妇科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调治作用。

注意:经期内不要吃阿胶哦~

女性健康管理之经期保健,你懂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dem.com/jbzl/15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