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促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在京成立专家共
我国每年需要接受放疗的患者达万例以上。肿瘤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为促进我国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学科间、地区及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为肿瘤治疗规范化及合作创造条件,6月24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医促会)放射肿瘤学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医院副院长蔡建强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医院放疗科主任李晔雄教授、副主任金晶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在成立大会上,经过严肃的选举过程,李晔雄教授全票通过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同时选举副主任委员9名,委员共计余名。
借此次医促会放射肿瘤学分会成立的东风,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放疗学领域专家汇聚一堂,在成立大会后进行的第一届华夏肿瘤放射治疗论坛上,对放射治疗在结直肠癌、淋巴瘤、乳腺癌、鼻咽癌、肺癌、宫颈癌等癌种治疗上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直肠癌是老年易患疾病,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善,肠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明显改善,但老年患者生存改善并不明显,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治疗不充分可能是最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对老年直肠癌的诊疗水平,此次医促会放射肿瘤学分会成立大会同期开展了一场以“老年直肠癌综合治疗策略及进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由新任主任委员李晔雄教授、副主任委员金晶教授担任主席,医院李高峰教授、医院蔡勇教授、医院王文玲教授、医院王军教授共同主持,四位直肠肿瘤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老年直肠癌的治疗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中医院刘文扬博士
老年直肠癌CGA评估的应用及术前同步放化疗II期研究进展
直肠癌在老年人中高发,在7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到/10万。老年肿瘤患者治疗在临床上存在巨大的挑战,其中状态评估是最大的困难,而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全面评估对治疗极为重要。
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CRT)打破了过去直肠癌病人先手术,再接受放化疗的传统治疗模式。在发现肿瘤后,特别是中晚期直肠癌病人,先给予适度的CRT,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局部控制率。然而对于CRT的时机仍存在争议,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选择真正能获益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更是如此。
老年综合评估(CGA)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评估工具之一,主要包括全面的医疗评估、躯体功能评估、认知和心理功能评估,以及社会/环境因素评估四个方面。刘文扬博士在汇报的老年直肠癌CGA评估的应用及术前同步放化疗II期研究中,采用了CGA结合其他筛查工具,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整体全面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研究中使用雷替曲塞作为CRT用药,雷替曲塞是一种胸苷酸合成(TS)酶的特异性抑制,与同为TS酶抑制剂的5-氟尿嘧啶(5-FU)相比,雷替曲塞更适用于老年人群。首先,与5-FU相比,雷替曲塞的半衰期更长,约小时(约7天),因而不需持续给药,每三周给药一次,每次输注15分钟,给药迅速方便;其次,由于老年患者常常合并有心血管疾病,5-FU依赖二氢嘧啶脱氢酶(DPD)代谢,主要经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氟柠檬酸可阻断三羧酸循环,可能导致心脏毒性,而雷替曲塞则不依赖DPD代谢,主要经肾脏代谢,其代谢过程不会出现相关代谢产物蓄积;第三,与5-FU相比,雷替曲塞引起腹泻的风险更低,更利于保证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中采用的具体化疗方案为雷替曲塞3mg/m2/d(d1,d22),治疗2疗程(普通人群通常治疗3疗程)。
截至年6月,该研究共对46例患者进行了CGA评估,基于CGA结果、MDT意见和患者意愿的综合考虑,共有25例患者接受了术前CRT,患者平均年龄75岁,女性7例、男性18例。共有17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成功手术比例达到80%,近期疗效达到中度以上缓解的比例高达94%。老年直肠癌CGA评估后雷替曲塞术前同步放化疗II期研究中期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治疗完成率高,手术比例较历史数据有显著提高,未来会继续加快入组速度,最终研究结论值得期待。
中医院刘正教授
老年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难点与对策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总人口的10.8%。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老年直肠癌患者有其自身的疾病特点,例如在围术期术前表现为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术中表现为麻醉风险高、组织结构“脆弱”;术后表现为延迟愈合及功能不佳。鉴于此,老年直肠癌的治疗需要在现有的标准治疗方案上进行适当的调节和优化。
老年直肠癌患者能否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是广大患者和医生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