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女性诗歌第7期萧萧竹的诗
萧萧竹,原名朱舒亚,中学高级教师。诗刊《无界诗歌》古诗词版块编辑,论坛版主。《泰州新诗》特约诗评人,诗词云平台签约诗家。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赤峰诗词》《九州诗词》《关雎爱情诗》《泰州新诗》《中国教师报》《金陵晚报》等多家报刊。在迎风而生的青竹下,让灵魂深处的点滴芬芳随心曲自然流淌。
萧萧竹的诗9首
橹声摇动的乌篷船载梦而行
枕水而居的小镇
会飞的鱼争相出镜
捣衣声敲击的河面漾起清波
一袭缘边的蓝花布衣
任由盘扣拉回前朝端庄
丝绸府里低眉的绣娘
一孔细针下飞出七彩凤凰
光阴的故事在老情节里延续
木雕的龙凤图样装点精品百床
古戏台上锣鼓器乐伴奏的唱曲
招来多少踮起的脚尖
旧时书生走过的观前街
盛开的油纸伞不知去向
风貌如初的茅盾书斋多宁静
似听见文学巨匠走笔的声音
桑林白菊,水阁廊棚
水墨般白墙黛瓦,拱形石桥
哦,美丽的乌镇
我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
月已褪色
茶已空盏
虚掩的门
等不来半点消息
握不住的温存
如流星不明去向
虚与实相互挤兑
一声叹息剥落心底色彩
有种伤害一辈子不能言说
不再镇守
玩偶的身份悄悄卸下
忘记一段流水
自渡的途中慢慢解脱
我不敢看那些水墨
村落,老树,归巢
还有似曾相识的流水小桥
我不敢写关于秋天的诗歌
凋落,飘零,薄霜
还有屋檐滴答的秋雨寂寥
我好怕,怕一动笔
雨水会在笔尖汹涌
怕文字触摸思亲的痛点
高速路上的车轮印记
酿造了多少悲欢离合
现如今
最最疼我的父母离我而去
世事沧桑多变
老家西房的穿衣镜前
曾经稚气未脱的孩童脸
早被岁月磨蚀了容颜
回到落叶满地的老家院落
我的灵魂恍若一阙凋落的秋词
孤独的日子
我把自己关在黯然秋色中
身心憔悴得弱不禁风
藏起雨水、云朵和蝉鸣
雁阵将秋打开
落叶若飘飞的情书俯拾皆是
或低沉或高亢,秋风自有解读
月色,杯盏,近了又远
漫天回忆的日子越过越淡
不说愁绪吧,只道祝福
熟识的世界各自相安
所有的描写拒绝萧瑟
所有的抒情拒绝感伤
不去挖掘深度的秋色
我不是秋季的一株植物
十月,依附风声舒缓
吟一曲云水禅心的清透
我是秋天臂弯里最安然的女子
肌肉松弛,肤色暗淡
梦里的马也日渐远去
回到阔别的乡野
住进三面傍水的小院
屋前劈一片净土
种一地果蔬和虫鸣
家燕穿屋而过
衔泥筑窝,生儿育女
它们
带着我曾有的轻盈
而我体内
繁华不慕,悲凉不染
不闻世事纷争
并不记得谁是谁
深扎泥土、石缝,抑或崖头
用信仰沉淀虚空的心
坦荡面对四季轮回
修炼,望远,清心寡欲
于暖阳馈赠里放下高度
搁置诱惑,搁置欲望
任鸟语花香一路簇拥
将准则和法码揣在纯洁的胸间
不偏不倚,有礼有节
节节高升,磨练率真性情
墨守,一方净土
用前朝竹简刻下隐忍与执着
在时光的打磨里奏响生命最强音
趁周遭暑热气息未散
脱去鞋袜,席地而坐
让长短不一的十个脚趾
有序铭记这最后的夏夜
枝头残花已无力
鲜活的词句渐次老去
热浪席卷的日子面临谢幕
春去秋来的布设终是宿命里安排
唧唧秋虫恢复鸣叫前
看,飞离的蝴蝶多惆怅
不必记恨那棵藏过月亮的树
它正默念一瓣落叶的名字悄悄落泪
薄凉触碰心弦时,且让记忆走失一回
声声叹息无法弥合梦境完整
挥笔而挫的断章如何续写唯美结局
万能的造物者
明年的今天
可否缔造同一个夏夜
让天上人间再次召回月圆
风景移去熟识的故乡
如水的月光于是用来倾诉
孤独拉长影子时
流水载不来半点消息
老家像一叶摇曳的舟楫
炊烟飘散的光阴如昨
揉出的泪不收手
有种疼痛总在月圆时发作
昨夜的月色给我托了梦
父亲守在村口老槐树下
母亲围着灶台忙碌
……今生,再见已无期
祈求来世莫把我丢下
请千万记得领我回家
细雨缠绵的秋夜
一个人,钻进书室
用淡然的墨香酿造温馨
笔触,误入一朵半放的莲
似闻见岸柳梦呓
……临摹,描画
有种无形的力量引领
一小沓纸上扎下岁月
惯于把方形字分行排列
布设的词句长短不一
拒绝不了毒
埋头,只为迷醉的诗香
晾晒的心思无关浪漫
(本栏主持:诗花江海婵)
本栏目电子邮箱zgsg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