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坚持读书,永远不
众所周知,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这个特别的日子有个美丽的传说你知道吗?
世界读书日的美丽传说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
同时希望借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
一个美丽的传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
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巧合的是,这天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
巧合之外,则是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和对阅读重要性的深层认识。主旋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读什么书,就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买什么书,就是给下一代指引什么方向。
不知从何时起,为兴趣读书越来越少了,应该是从“读书”后,学业越来越繁忙,就只读考试要用的书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下面我们看看全世界的人都怎么读书的?以鼓励和鞭策自己阅读要永不停止:
犹太人爱书。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
以色列有图书馆所,平均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仅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万人办有借书证。在人均拥有图书、出版社及读书量上,以色列居世界第一。
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
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
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在德国的大街上,腋下夹着一本书,目光祥和,举止优雅,慢悠悠行走的,既有白发老者,又有高挑美女,还有身着蓝色工装的技工。
德国的产品让世界服气,产品来自科技,科技来自读书。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与时间。
所以,多看书,多读书。
“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吧。”
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因为读得太少想得太多。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更多的选择。今天,世界读书日,拿起图书,为自己点亮一盏灯,你会发现,视野和胸襟,可以如此宽广。一组发人深思的漫画↓↓值得一看!
来源:未来网、人民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