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女性绝经年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妇女自然绝经年龄及影响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在全国8个城市41~60岁女性中进行方便抽样,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绝经年龄、既往月经、生育状况、生活方式等,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份有效问卷,其中已自然绝经例,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48.72±3.51)岁。初潮年龄、孕次、产次、职业、经济状况、体重指数、饮用牛奶是可能影响妇女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结论:中国城市女性自然绝经年龄为48.72岁,可能影响自然绝经年龄的因素有初潮年龄、孕次、产次、职业、经济状况、体重指数、饮用牛奶。
绝经预示着女性自然生殖能力的终止,同时也预示绝经后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症、肥胖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故绝经年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此类研究主要在西方国家进行,报道的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包括教育水平、职业、婚姻状况、初潮年龄、吸烟、饮食、体重等
〔1,2〕,但在不同的研究中尚有不一致的结论。如德国有队列研究认为饮食中脂肪摄入量多则相对绝经年龄延迟
〔3〕,但加拿大的一项饮食干预研究则认为脂肪摄入量与绝经年龄无相关性
〔4〕。不一致的原因目前考虑主要与研究样本量小、选择性偏倚以及研究中人种及生活环境的差异等引起
〔5〕。在国内,对于绝经年龄及影响因素的全国大样本调查尚停留在年
全国绝经学组的调查,其他研究多数关于某个地区或小样本的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城市女性绝经年龄及影响因素,笔者在中国8个城市开展了大样本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女性,年龄41~60岁,未患有严重心血管、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疾病及尚未控制的内分泌疾病(甲亢、糖尿病)等;为方便调查,要求初中或以上文化程度者。
1.2设计方案及抽样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项目有年龄、初潮年龄、月经情况、末次月经年龄、职业、职务、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教育程度、产次、生活方式(豆类食品、牛奶)、身高、体重等。
1.3数据管理与统计学分析采用二次录入法将调查资料录入计算机,应用EpiData3.0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管理,转出生成SPSS13.0统计包数据库,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年9~11月在中国广州、佛山、武汉、成都、温州、上海、南京、天津8医院门诊及社区进行调查。完成调查对象例,有效例,有效率为99.7%。平均年龄为(49.64±4.75)岁,其中已绝经(末次月经距离调查时间1年以上)例(40.7%),未绝经例(57.8%),缺失49例(1.5%)。已绝经人群中自然绝经例,自然绝经率为93.2%,另有93例(6.8%)为子宫切除术、卵巢切除术、化疗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等所致的月经终止。
2.2自然绝经年龄自然绝经人群平均绝经年龄为(48.72±3.51)岁(最大57.14岁,最小33.93岁),平均绝经年限为(3.83±3.47)年(最短1年,最长20年),平均生育年限是(33.38±3.98)年。自然绝经人群中卵巢早衰(40岁之前绝经者)28例(2.2%),40~44岁绝经(早绝经)例(11.7%),45~54岁绝经例(82.4%),55岁以上绝经(晚绝经)12例(0.9%)。
2.3绝经影响因素
早绝经与晚绝经影响因素见表1
自然绝经与未绝经影响因素见表2
绝经与未绝经影响因素的分类构成见表3。
表1、表2显示,早绝经人群与晚绝经人群孕次、产次、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然绝经与未绝经人群初潮年龄、孕次、产次、身高、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显示,已绝经与未绝经人群在教育程度、饮用牛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Forward(LR)法分析绝经的可能影响因素,设因变量绝经Y=1,未绝经Y=0,自变量为身高、体重、BMI、初潮年龄、月经紊乱时间、饮用牛奶情况、饮用豆浆情况、孕次、产次、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职业、教育程度。按α=0.05检验水准,筛选出4个影响因素,即身高、产次、饮用牛奶、初潮年龄可能是影响女性绝经的相关因素,但身高与绝经呈低相关,而产次、饮用牛奶和初潮年龄可能是女性绝经的保护因素。各因素的参数估计值及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见表4。
3讨论
绝经是女性重要的生理转换期,分析可能影响绝经年龄的可控因素并进行干预,对于延迟绝经时间、预防绝经后相关慢性疾病有重大的意义。笔者选择的8个城市分布在国内东南西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初步反映我国城市女性绝经年龄和影响绝经年龄的可能相关因素,为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3.1绝经年龄影响因素
3.1.1生殖状况对绝经年龄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初潮年龄、孕次、产次可能影响绝经年龄,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具有一致性。初潮年龄晚则绝经年龄可能相对推迟,考虑与初潮晚延迟排卵时间及卵巢卵泡用尽时间有关〔2〕。孕次、产次次数多者绝经年龄延迟,考虑与妊娠及哺乳期间排卵受到抑制,从而减缓了卵泡衰竭有关。
3.1.2生活习惯、BMI、社会因素对绝经年龄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对绝经年龄也有一定的影响。国外研究显示教育程度低、体力劳动者、经济状况差等与早绝经相关。本研究提示教育程度低者绝经相对早,但经济状况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笔者调查的设计有关。本调查中未进行经济收入的具体数字调查,而是调查“您认为您的经济状况如何”,因本调查全部在城市中进行,所调查的女性多已面临退休或已退休,在经济方面追求不大,故相对选择“中等”或者“好”的较多,可能是导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原因之一。本结果显示身高低、BMI高可能是延迟绝经年龄的因素,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6〕,考虑BMI较高者相对体内脂肪含量高。国外研究证明,经常喝牛奶者绝经晚,但在本研究中有不一致的结论,目前尚无法解释原因,不排除与人种、饮食习惯等有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探讨。
3.2绝经年龄自然绝经是指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竭,停经1年以上而无自然来经。自然绝经的年龄,不同学者在不同国家和种族中调查的结果有一定差别,跨度从40~51岁,北美绝经协会年研究提示美国平均绝经年龄为51.4岁。我国年全国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调查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提示平均绝经年龄(49±3.7)岁,本次调查的结果为(48.72±3.51)岁,四川省江安县年对名绝经妇女调查结果显示平均绝经年龄(48.18±2.95)岁〔7〕,与既往研究绝经年龄稍有提前的倾向,这与国外的研究不相符,国外一项例大样本研究提示近50年美国平均绝经年龄逐渐推迟〔8〕。是否与地区气候、饮食习惯或人口结构等改变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初步得出中国城市妇女的绝经年龄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但尚存在一定的缺陷,纳入样本量还不够大,调查对象来源受限,且影响因素考查尚不全面,如未调查吸烟、饮酒等可能干扰到绝经年龄的因素,故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
要开展面向全国女性的包含多种影响因素的大样本调查,从而为绝经期女性的健康保健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