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代女杰何香凝,是蒋介石惧怕的女人,
何香凝
她是孙中山的好友,
宋庆龄的闺蜜
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
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
她还是女权运动的先驱,
是丹青圣手和诗坛“一枝梅”。
她性格刚正不阿、疾恶如仇,
曾掌掴悍妇陈璧君,
连蒋介石都惧其三分,
堪称一代女杰。
6月27日是她的诞辰,
作为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在其94载的一生中,
她凭着才华与智慧,
人脉和威望,
无论在何种困境下,
终生不改其高洁,
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先知》中说:
“灵魂如同一千瓣莲花,自己开放着。”
0
桀骜不驯的“大脚仙”
何香凝的父亲是香港有名的茶商何炳桓,何香凝从小就很有主见。
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大家闺秀应当目不识丁,足不出户,女孩都要缠足。出生在大户人家的何香凝也不能例外。
然而何香凝是个桀骜不驯的犟妹,白天被迫裹足,晚上她就擅自剪开,将那条束得紧紧绷绷的裹脚布剪成飞花蝴蝶。
父母打骂,她也不惧怕,坚决反抗缠足。父母对她实在没办法,只得放任她长成一双天足。却止不住叹息:
“眼下你吃不了苦,将来一双大脚板走路,找不到像样的婆家,后悔都来不及。”
何香凝才不会预支烦恼,她“到处飞奔,上山爬树,非常快活”。
这件小事不过是她日后爽朗乐观性格的一个缩影。
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什么困境,在她看来不过是块裹脚布,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就迎刃而解。
何香凝爱读书,不能进私塾,就对父亲软磨硬泡,终于进“女馆”读了几个月书。
后来,她又找来哥哥们的读本自学。就这样,她识了字,并接触到维新派宣传的妇女解放等新知识。
02
遇“天足之缘”,共报国仇
待何香凝到了豆蔻年华,来提亲的,瞧见她的大脚,一个个都走了。嫁不出女儿,何香凝的父母愁眉苦脸。
真可谓缘分巧合,廖仲恺适时登场。他的父亲廖竹宾是客家后代,侨居旧金山多年。
他亲身经历了旅美华侨所遭受的种种歧视,深知小脚女人是中国的一种耻辱,所以曾留下遗嘱: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妇女作媳妇。
可是,在9世纪末,中国妇女几乎都裹着小脚,社会上见不到多少大脚妇女,尤其是上层社会里,不缠足的大家闺秀更难找到。
真是天作之合,何炳桓顺水推舟,请良媒说合,两人年两人广州结了婚。
廖仲恺心地善良,性格耿直,有着强烈的进取心。
何香凝爱好美术,廖仲恺就耐心教她绘画,还搜罗各种新书刊给她阅读,为她指点疑难。
夫妇二人还都羡慕革命人物,廖仲恺有改造中国的雄才伟抱,何香凝有拯救苦人的侠气豪情,两人志趣相同,情投意合。
婚后,廖仲恺要上前线,她没有小女子的凄婉,慷慨写诗勉励:
国仇未报心难死,
忍作寻常泣别声。
劝君莫惜头颅贵,
留得中华史上名。
后来廖仲恺被叛变的陈炯明关入黑牢,她拼命闯去探监,为他送饭换衣。
年,廖仲恺在广州的中央党部门口遭到刺杀,当时,何香凝就在身边,丈夫的鲜血洒满了她的衣衫。
她强忍悲痛,把思念深埋心中,继承廖仲恺未竟的事业,不曾有丝毫的动摇和妥协。
03
得孙中山器重,掌掴悍妇陈碧君
年3月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宋庆龄托付给何香凝照顾。孙中山叮咛:
值此万方多难之时,请她一定要“善视孙夫人”,“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
何香凝听完孙中山的临终遗嘱,心中不胜悲恻,当即表态:
“我亲近先生二十余年,同受甘苦,万一先生病不能愈,我和全体同仁当尽力保护夫人及先生遗族……
因她正直,剽悍与刚烈,让孙中山如此信任,也让一些人对她惧怕三分。
在年,当时陈炯明炮轰总统府,诱捕了廖仲恺,囚禁在石井兵工厂。
陈璧君、伍朝枢和何香凝一起商量营救事宜。当时,何香凝见到报纸上说梁鸿楷的第一师叛变,就忧心忡忡地说:“这样子,北伐一定要失败!”
陈璧君却说:“你是想北伐如失败,廖仲恺就自由了。”
何听后,非常愤怒,当时掌掴了陈璧君的脸,说:
“我再怎么自私,决不至于要牺牲中山先生来搭救仲恺。”
陈璧君自知理亏,受到斥责,不但没有发怒,还向何香凝认了错。
04
怒斥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寇不抵抗,对共产党镇压围剿。
年7月,何应钦与侵华日军司令官津美治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拱手让出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使华北名存实亡。
消息传来,何香凝义愤填膺,她效仿诸葛亮当年馈赠女性用品激怒司马懿的成法,给蒋介石邮寄了一条布裙,还附上一首极尽讽刺挖苦: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包裹中附寄的续范亭的对联为:
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
蒋介石,字中正,何香凝借续范亭的这副对联,把蒋介石喻为不中不正、又臭又硬的厕所怪石,可谓是酣畅淋漓!
这位大独裁者受了耻笑,居然捺着性子不曾发作。
由于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大名鼎鼎的廖夫人,且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
所以蒋介石遭此辱骂也不敢公然报复,只好悻悻作罢。
05
慈爱有见地,世界母性之楷模
当时,蒋介石拿何香凝没办法,就想在何香凝的儿子身上撒点气,借此找回心理平衡。
虎母无犬儿,何香凝的儿子廖承志7岁加入国民党,20岁转投共产党阵营,早早地与蒋介石成了死敌。
廖承志一生被捕七次,被软禁一次,品尝过多国的铁窗风味,在国民党的监狱中被囚禁过多年。
年3月底,英租界在国民政府要求下,将“共党疑犯”廖承志引渡给上海公安局。
何香凝救儿心切,不顾重病未愈,去找上海公安局要人。
何香凝大驾光临,连上海市长吴铁城也被惊动了,将她请到客厅小憩,她却径直坐在上海公安局院子里,大声质问道:
“我不是来做客的,我是来坐牢的。骂蒋介石要算我骂得最多,骂得最凶,为什么不抓我,却把这些无辜的青年关起来?”
吴铁城又尴尬又窘迫,他害怕何香凝心脏病发作,会猝死在上海公安局,不好向国人交代,于是赶紧将难题上交,请示宋子文。
宋子文再请示蒋介石,蒋介石也担心“大脚婆”死了,会受到国内外舆论谴责,就让宋子文和吴铁城“瞧着办”。
廖承志被释放了,何香凝大闹上海公安局,又是一场干净漂亮的胜仗。
年9月日凌晨,何香凝魂归道山。
弥留之际,她向周恩来倾吐出最后的心愿:她与丈夫廖仲恺生前有:“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之约,现大限将至,她不愿去世后被火化,一旦火化了,就无法陪伴地下长眠的夫君。
点击图片查看精品课程推荐
根据何香凝临终前的遗愿,她与廖仲恺合墓,葬于中山陵旁的廖仲恺何香凝墓。这一对革命夫妻分别了将近半个世纪,相知相爱的灵魂终可团聚。
作者: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
有书君推荐
有书成长月特惠,最高立省
国际范PK国学派
限时5天(7.20日—7.26日)
限额人
点击图片,立即开启成长模式
???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