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道路修复 > 道路修复发展

省生态环境厅守好清新绿色亮丽名片书写人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东南网9月30日讯(本网记者张立庆)30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牢记使命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守好清新绿色亮丽名片书写人民满意生态答卷)。邀请到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许碧瑞,介绍福建省“守好清新绿色亮丽名片书写人民满意生态答卷”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威,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记者:近年来,福建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此,生态环境部门如何主动融入并做好服务?

许碧瑞:重大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是生态环境部门的职责所在。我们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守住守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底线的前提下,全力服务和保障重大项目又好又快落地,尽责履职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源头引导,促进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项目装备技术工艺不先进、选址布局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就存在先天缺陷,就缺乏生命力,就难以可持续发展。我们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思路,全链条加强源头引导。宏观上,定方向:编制完成全省“三线一单”,将全省“网格化”划分为个优先保护、个重点管控、个一般管控单元,在空间布局上明确、规范各地产业发展方向。中观上,优产业:推动重点流域海域区域规划及其规划环评全覆盖,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微观上,严准入:认真识别并避让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同时要求新上项目装备技术工艺先进、清洁生产水平高、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牢牢守住环境准入门槛。

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促进营商环境更加优质。统筹“放、减、并、优、联”。“放”是审批权限能下放的都下放,差异化实施环评审批权下放,能由市县审批环评的项目都由市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不应该下放的坚决不放,防止上马高排放、高污染或者污染转移项目。“减”是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环评审批范围减少约80%,办事环节和报批材料也大幅压减。“并”是并联把关、窗口合并、打包审批,“多窗对外”并为“一窗对外”;对点多面广、相同类型的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实行“打包”审批,防止大量小项目单独报批耗时耗力耗钱。“优”是流程优,统一标准、时限、流程,全省环评审批实现“四级四同”,审批时限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0%以内。“联”是成果共享、质效联动,对符合规划环评的项目,具体项目环评内容和要求适当简化、瘦身。特别是今年来又出台3批次31条惠企纾困一揽子政策,助力项目加快建设生产。

三是深化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严管优服更加精准。坚持放得下、管得住、服务好,持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机制,针对不同项目、行业、排污类型、建设阶段等,实行差异化精准监管,推动环评要求从“纸面”落到“地面”。不断提升治污水平,结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企业进一步强化减污降碳,落实区域削减措施,促进增产不增污甚至减污。不断净化环评市场,构建全省“1+10”环评质量考核一张网,强化行业自律,重拳打击环评文件粗制滥造,提升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水平,为项目提供更优质的环评服务。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促进更多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好项目、金娃娃尽快落地。

记者:多年来,福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保持全国前列。请问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践中,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打出新章法、打进群众心坎里?

徐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福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出台总体实施方案,分领域制定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等标志性战役作战方案,分年度细化行动计划,推动污染防治攻坚落深落细落实。具体到实践中,可以归纳为:把握“三个维度”、实施“四大工程”、实现“五大美丽”愿景。

首先,“三个维度”是方法策略。一是持续保持力度,对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锚定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不动摇,咬定群众身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放松,精准发力、持久用劲,巩固和拓展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成果,久久为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二是持续延伸深度,以人为本,敢于触及污染防治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系统推进,更加注重源头治理,通过实行“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三是持续拓展广度,将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向九龙江流域拓展,将黑臭水体治理从设区城市向县级城市、乡镇农村延伸,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实现扩面提质增效。

其次,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是实现路径。在蓝天方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强化臭氧和细颗粒物的协同治理,持续实施一批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石化、制鞋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为空气质量改善腾出空间。今年1—8月,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稳定,PM2.5浓度1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约14%。在碧水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的统筹推进,加快闽江、九龙江、木兰溪、筼筜湖等美丽河湖建设,全面提升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水平,推进省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巩固提升市县级水源地水质并深化农村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余个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进一步实现水清、岸绿。今年1—8月,全省主要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97.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在碧海方面,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健全入海排放口“查、测、溯、治、管”模式,推进海漂垃圾治理常态化、长效化,谋划实施漳州东山湾与诏安湾、平潭君山片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厦门岛东南部海域等一批群众亲海乐海的美丽海湾。在净土方面,紧盯农用地、建设用地“两块地”,推进68.6万亩耕地安全利用,对2.9万亩耕地实施严格管控,全流程动态监管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情况,确保群众“吃得安心”“住得放心”。加快推进一批无废城市建设和无废集团试点,全省危废安全处置率%,涉疫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未发生二次污染。

最后,“五大美丽”是愿景目标。在“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五大美丽”为主要载体,全力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福建,让八闽百姓在更加洁净、更加清新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美在城市,提升人居环境,山水相融有聚力;美在乡村,推动土净田洁,诗画田园有活力;美在河湖,守护水清岸绿,景秀文兴有生力;美在海湾,实现人海和谐,滩净海碧有魅力;美在园区,加快绿色转型,低碳智慧有动力。总之,就是要成就“清新福建、人间福地”的美丽愿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记者: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和重大改革举措。中央已经对福建省开展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二轮省级督察也实现全覆盖。请问,目前整改推进情况如何?这过程当中都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许碧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党和国家重大的体制创新和重大的改革举措,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中央对我省已先后开展了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委也已组织开展了两轮省级督察。在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下,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指示批示,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生态为民、坚持严的基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坚持全面彻底整改,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第一轮中央对我省督察的72项整改任务绝大多数已经完成,剩余个别事项正在进一步完善;第二轮中央督察的38项整改任务已完成过半,其余任务正在加快推进。省级两轮督察明确的项整改任务已完成六成以上。

通过督察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取得几个方面主要成效。

一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落地、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省上下高度共识,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保的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持续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督察有力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研究部署、组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已经成为常态,相关部门协力抓环保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有力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察整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解决群众身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受到群众点赞。比如,前些年,福州城区内河黑臭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福州市结合督察反馈的内河水质问题整改,打造沿内河水系的生态空间,建成串珠小公园多座,滨河绿道多公里,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再比如,厦门市结合督察整改,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持之以恒推进筼筜湖治理,打造最美“城市会客厅”。

四是通过举一反三全面推进我省深化生态省建设。我省坚持抓整改、带全面,统筹推进蓝天、碧水、碧海、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居全国前列;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39项改革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

五是助力我省加快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督察倒逼地方党委政府更加坚定自觉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我省一批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升级,一批绿色产业得到加快发展。比如,宁德市借力督察整改打响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清退、改造、升级传统渔排,“海上田园”奏响新乐章;福州市抓住督察整改契机,打造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着力破解垃圾资源化难题,成为一张助推“双碳”的绿色名片。

在推进督察和整改工作中,我们有几个深刻体会: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省委和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抓、负总责,带头包案抓推进,其他省领导分工包案抓整改,市县党委政府领导具体抓落实,为督察和整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为民、依靠群众。督察和整改过程奔着问题去,建立顺畅的信访渠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受理大量群众信访件,助力找准抓住盯紧社会各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dem.com/lcbx/18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