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每日一练女性生殖系统
.正常脐带内含有
A.一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B.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C.两条脐动脉,两条脐静脉
D.一条脐动脉,两条脐静脉
E.两条脐动脉
答案:B
解析: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两侧有两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故选项B正确。
.足月妊娠时的羊水量约为
A.ml
B.ml
C.ml
D.mi
E.ml
答案:B
解析:妊娠8周5~10ml,妊娠10周约30ml,妊娠20周约ml,妊娠38周约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足月羊水量约ml。过期妊娠羊水量明显减少,可减少至ml以下。故选项B正确。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时,昏迷前期口服新霉素是为了
A.预防感染
B.减少游离氨及其他毒素的形成
C.消除肠道内感染灶
D.控制重症肝炎进展
E.抑制需氧菌和厌氧菌
答案:B
解析:口服新霉素或甲硝唑抑制大肠杆菌、减少游离氨及其他毒素的形成。故选项B正确。预防感染、消除肠道内感染灶、控制重症肝炎进展、抑制需氧菌和厌氧菌都有利于控制肝炎的进展,减轻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初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停滞是指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超过
A.1小时
B.1小时30分
C.2小时
D.2小时30分
E.3小时
答案:C
解析:活跃期停滞指进入活跃期之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故选项C正确。
.初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是指活跃期超过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E.12小时
答案:C
解析:活跃期延长指从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若超过8小时,而宫口扩张速度初产妇1.2cm/h,经产妇1.5cm/h,称为活跃期延长。故选项C正确。
.胎头跨耻征阳性的初产妇于临产后检查,不可能出现的是
A.子宫收缩力异常
B.胎位异常
C.胎头衔接
D.胎膜早破
E.出现病理缩复环
答案:C
解析:跨耻征阳性是指胎头与耻骨联合前面,表示头盆明显不称,跨耻征阳性时胎头衔接受阻,故该题目选C。子宫收缩乏力,胎位异常,胎膜早破,出现病理性缩复环都会出现跨耻征阳性,故不选ABDE。
.单臀先露的两下肢姿势是
A.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
B.髋关节直伸,膝关节直伸
C.髋关节直伸,膝关节屈曲
D.髋关节屈曲,膝关节直伸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臀先露有四种类型:混合臀先露——先露为臀部跟足;单臀先露——双下肢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单足先露——一侧下肢屈曲于胸前,另一侧下肢伸直;双足先露——双下肢均伸直。故选项D正确。
.与病理缩复环关系最密切的是
A.双胎妊娠
B.先兆子痫
C.子宫收缩过强
D.胎盘早剥
E.嵌顿性肩先露
答案:E
解析:病理缩复环是先兆子宫破裂的征象,子宫破裂的原因有梗阻性难产:胎位异常(肩先露);损伤性子宫破裂;瘢痕子宫;子宫收缩药物不当。故该题目选E,其他四个选项不是子宫破裂的原因。
.在子宫内的胎儿缺氧早期表现为
A.胎动减弱
B.胎动次数减少
C.胎动增强
D.胎动频繁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当胎儿轻度缺氧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蓄及呼吸性酸中毒,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代偿性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胎动频繁。故选项D正确。重度缺氧时,转为迷走神经兴奋,心功能失代偿,心率由快变慢,胎动减弱次数减少,故选项A、B不正确。
.正常阴道中优势菌群是
A.乳酸杆菌
B.棒状杆菌
C.大肠杆菌
D.类杆菌
E.梭状杆菌
答案:A
解析:正常阴道内有病原体寄居形成阴道正常菌群。其中较多的是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其中又以乳杆菌最多,其次还有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另外还有部分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此外还有支原体及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故选项A正确。
.宫颈糜烂的分度依据
A.糜烂深度
B.糜烂形状
C.糜烂面积
D.糜烂位置
E.糜烂性质
答案:C
解析: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分为3度,根据糜烂深浅程度可分为3型。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浅。故选项C正确。
.子宫内膜结核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月经血结核菌培养
B.子宫内膜病理活检
C.宫腔镜检查
D.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E.盆腔X线片见孤立钙化点
答案:B
解析:子宫内膜病理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结核最可靠的依据。由于经前子宫内膜较厚,若有结核菌,此时阳性率高,故应选择在经前1周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行刮宫术。所以选项B正确。月经血结核菌培养可作辅助诊断依据,此法准确,但是结核菌生长缓慢,故选项A不正确。宫腔镜检查而不取病理活检,其结果不准确,故选项C不正确。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对诊断帮助较大,但也有可能将输卵管管腔中的干酪样物质及结核菌带到腹腔,故选项D不正确。盆腔X线片见孤立钙化点能够提示曾有盆腔淋巴结结核病灶,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故选项E不正确。
.子宫内膜癌的确诊方法应是
A.细胞学涂片
B.磁共振成像
C.血清CAl25测定
D.淋巴造影
E.分段诊刮
答案:E
解析:分段诊刮是确诊内膜癌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先用小刮匙环刮宫颈管,再进宫腔搔刮内膜,取得的刮出物分瓶标记送病理检查。故选项E正确。细胞学涂片检查仅从阴道后穹窿或宫颈管吸取分泌物作涂片寻找癌细胞,阳性率不高,故选项A不正确。磁共振成像及淋巴造影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意义较小,故选项B、D不正确。血清CA测定对诊断卵巢肿瘤有特殊意义,但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意义不大,故选项C不正确。
.卵巢浆液性肿瘤来源于
A.卵巢的生发上皮,向输卵管上皮分化
B.卵巢的生发上皮,向宫颈粘膜分化
C.卵巢的生发上皮,恶变
D.卵巢的生发上皮,发生逆转现象
E.卵巢的生发上皮,向子宫内膜分化
答案:A
解析:卵巢上皮性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来自原始体腔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上皮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而不是C,很多医考参考书将本题答案错为C,请参阅7版妇产科学P,原话。
.宫颈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鳞腺癌
B.腺癌
C.恶性腺癌
D.粘液腺癌
E.鳞状细胞癌
答案:E
解析:宫颈癌病理类型中,鳞状细胞癌占80~85%,腺癌占15%,鳞腺癌占3~5%,故选项E正确。
.最常见的子宫肌瘤类型是
A.肌壁间肌瘤
B.浆膜下肌瘤
C.粘膜下肌瘤
D.宫颈肌瘤
E.阔韧带肌瘤
答案:A
解析: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子宫肌瘤可分为3类: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约占20%;粘液下肌瘤占10~15%。故选项A正确。按肌瘤所在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占92%)和宫颈肌瘤(占8%)。
.子宫肌瘤发生红色样变常见于
A.妊娠期
B.月经中期
C.绝经前期
D.红斑狼疮治疗期
E.生育期
答案:A
解析:肌瘤红色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肌瘤体积迅速改变,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弥散于组织内。患者主诉急性腹痛、发热,检查肌瘤迅速增大等。故选项A正确。玻璃样变最多见。肉瘤变即为肌瘤恶变,少见,多见于年龄较大妇女。钙化多见于蒂部狭窄、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此外还有囊性变,常继发于玻璃样变。
.完全性葡萄胎的恶变率,国内外报道有异,我国为
A.10.5%
B.14.5%
C.20.5%
D.30.5%
E.35%
答案:B
解析:完全性葡萄胎的恶变率我国为14.5%,故该题目选B。其他数值与完全性葡萄胎的恶变率不符合,故不选ACDE。
.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部位在
A.子宫肌层
B.卵巢
C.宫颈
D.直肠子宫陷凹
E.宫骶韧带
答案:B
解析:异位内膜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约80%患者病变累及一侧卵巢,50%患者同时波及双侧卵巢。随病变发展,卵巢内的异位内膜可因反复出血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但以单个多见,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卵巢巧克力样囊肿。故选项B正确。异位内膜还可依次侵犯宫骶韧带、直肠子宫腺凹、子宫后壁下段、宫颈、输卵管、腹膜等。
.易发生蒂扭转的卵巢囊肿是
A.皮样囊肿
B.巧克力囊肿
C.粘液性囊腺瘤
D.浆液性囊腺瘤
E.滤泡囊肿
答案:A
解析: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卵巢肿瘤发生蒂扭转,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良,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畸胎瘤),故该题目选A。其他选项中不符合易发条件,故不选。
.应用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较差的是
A.卵巢巧克力囊肿
B.子宫直肠陷凹病灶
C.膀胱的子宫内膜异位
D.远处转移的子宫内膜
E.子宫腺肌病
答案:E
解析:子宫腺肌病由于异位内膜细胞属基底层内膜,对卵巢激素特别是孕激素不敏感,故异位腺体常处于增生期,偶尔见到局部区域有分泌期改变。故选项E正确。
.关于带铜V型宫内节育器,错误的是
A.是我国常用的宫内节育器之一
B.其形状更接近宫腔形态
C.带器妊娠率低
D.出血发生率低
E.脱落率低
答案:D
解析:带铜V型宫内节育器是我国常用的宫内节育器之一,其形状更接近宫腔,该器带器妊娠率、脱落率较低,因出血较常见,故因症取出率较高。所以应选择D选项。带铜T形宫内节育器是我国目前首选的宫内节育器。
.输卵管绝育术的作用是
A.抑制排卵
B.杀灭精子
C.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
D.降低宫颈粘液的粘稠度
E.降低精子存活率
答案:C
解析:输卵管节育术是一种安全、永久性节育措施,通过切断、结扎、电凝、钳夹、环套输卵管或用药物粘堵、栓堵输卵管管腔,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而达到绝育目的。故选项C正确。药物避孕的避孕原理是抑制排卵、阻碍受精和着床,故选项A、B、D、E不正确。
.骨盆测量数值为正常的是
A.髂棘间径20cm
B.髂嵴间径22cm
C.骶耻外径17cm
D.坐骨棘间径8.5cm
E.坐骨结节间径9cm
答案:E
解析:骨盆测量正常值:髂棘间径23~26cm;髂嵴间径25~28cm;骶耻外径18~20cm;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结节间径8.5~9.5cm。故选项E正确。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cm时,还应测量
A.耻骨弓角度
B.对角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前矢状径
E.出口后矢状径
答案:E
解析:坐骨结节间径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若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15cm,表明骨盆出口狭窄。故选项E正确。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度,小于80度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对角径正常值为12.5~13cm,阴道松软时测量为宜,过早测量阴道较紧,近预产期测量易引起感染。坐骨棘间径正常值为10cm,代表中骨盆横径。
.关于子宫韧带的解剖,正确的是
A.圆韧带起于子宫角,止于腹股沟
B.阔韧带富于肌纤维,与子宫体肌纤维相连
C.卵巢固有韧带使子宫倾向后方
D.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与骨盆侧壁之间
E.子宫动静脉从阔韧带~卜部穿过
答案:D
解析:圆韧带起于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管终于大阴唇前端,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故选项A不正确。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故选项B不正确。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故选项E不正确。卵巢固有韧带来源于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故选项C不正确。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故选项D正确。
.关于女性外生殖器解剖,正确的是
A.女性外生殖器即外阴
B.女性阴毛分布呈棱形
C.双侧小阴唇前端为腹股沟韧带终止点
D.前庭大腺开口于阴道内
E.阴道前庭为双侧大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答案:A
解析:女性外生殖器即外阴,故选项A正确。女性阴毛呈尖朝下的三角形,故选项B不正确。双侧小阴唇前端为阴蒂,故选项C不正确。前庭大腺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故选项D不正确。阴道前庭为双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故选项E不正确。
.关于女性生殖器淋巴引流,错误的是
A.宫颈淋巴大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及骶前淋巴结
B.阴道下段的淋巴引流主要汇入腹股沟淋巴结
C.阴道上段淋巴大部分汇入闭孔淋巴结及髂内淋巴结
D.内生殖器淋巴分髂淋巴、腰淋巴和骶前淋巴组
E.宫体两侧淋巴可沿圆韧带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答案:A
解析:内生殖器淋巴分髂淋巴、腰淋巴和骶前淋巴组。阴道下段的淋巴引流主要汇入腹股沟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基本与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分汇入闭孔淋巴结及髂内淋巴结,小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汇入骶前淋巴结,故选项A不正确。宫体两侧淋巴可沿圆韧带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关于卵巢分泌的激素,错误的是
A.雌激素
B.糖蛋白激素
C.孕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雄激素
答案:B
解析:卵巢分泌的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均为甾体激素,甾体激素属类固醇激素。糖蛋白激素不是卵巢分泌的激素,故选项B正确。
.属于雌激素作用的是
A.宫颈粘液减少
B.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C.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
D.促进水钠潴留
E.抑制输卵管肌收缩的振幅
答案:D
解析:雌激素使宫颈粘液分泌增加,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故选项A不正确。雌激素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维持阴道酸性,故选项B不正确。孕激素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故选项C不正确。雌激素促进水钠潴留,故选项D正确。雌激素可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故选项E不正确。
北京中科白疯癫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