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独家访谈与其做一个歌颂者,不如做一
谁是柳青,她是:
柳传志之女;
三个孩子的妈妈;
曾是最年轻的高盛亚洲区总经理;
自降年薪千万成为滴滴总裁。
这样一个腻害的女纸,即便是后来老天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后,她依旧把事业做得风风火火。
当年,究竟是为何选择加入滴滴?她,以及滴滴的终极梦想是什么?在今天岛君推荐的自述和访谈中,柳青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来源:正和岛(ID:zhnghdao)
作者:柳青、张晓峰
采编:张晓峰、杨子
柳青:我们的梦想在哪里
我很喜欢法国人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中的那句话“OnforAll,Allforon”,翻译过来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都梦想着,能否有这样一个社会,每个人都真心真意地为别人服务,每个人毫无顾忌地接受别人的服务。世界如此之大,人类相对宇宙而言如此渺小,时间短暂,人的心胸和财富,有没有可能可以相互分享和互相成就呢?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来到了滴滴,与其说滴滴是一个事业,倒不如说这是我和我的同仁的一种责任、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通过“互联网+出行”的方式,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变为现实,这就是分享经济中的基本思路。
滴滴出行解决的是社会民生最需要“衣食住行”中的“行”的问题,既包括自己出行,也包括居住城市的出行问题。我们要把分享在出行领域实现,主要由三个梦想构成。
第一个梦想:让大数据改良城市交通
城市的规模是不断扩张的,人口是不断增加的,车辆数量是不断增长的。这就必然导致公众出行效率的降低,公共交通建设速度低于城市扩张速度,道路畅通与车流量又受到交通潮汐限制,市民出行又被上下班时间、节假日和天气情况所左右。
在大数据时代,能否有一个平台,专门把车辆信息、道路情况、天气状况、节假日流向、道路使用频率、信号灯影响、人口流动,甚至车辆事故、大型活动、道路施工、居民区与办公区密度等等情况都做出标识、集成、结构化,日复一日地形成智慧交通大数据?
这个大数据能够告诉政府,哪里应该修桥和扩张、哪里应该通地铁、何时何地可能出现交通拥堵、哪个时段应该改变车道方向、红绿灯时间到底应该是多少、哪条线路应该加派公交车、城市建设扩张方向应该在哪里等等。这个大数据也能告诉市民,何时出行或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出行更加有效率,何时何地哪个路段可能会有拥堵。
我一直觉得,大数据的真实性是最接近真理的,反应出来的规律是最应该得到落实的。当然,大数据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大量投入和计算,这不是简单的算法和商业,而是一个事业、一种公共价值,每一个基于数据的结论将或多或少地左右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现在滴滴公司在做的事情。
大数据改良城市交通目前已经初现成效,我们也和一些城市有战略合作;不过,从以后的发展和滴滴的使命来看,眼前的成绩十分渺小。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出行蓝图,将决定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能够决定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法规的立法方向。
毫无疑问,越真实的数据越能产生真实可靠的大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也出自分享经济模式,只有全社会的出行数据都被涵盖在内,这个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个梦想:让分享成为城市的灵魂
滴滴现在做的事情之所以能称得上是梦想或事业,就是因为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把分享经济作为了事业的基础。
首先,分享是思维上的诚信。现代社会中,太多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太多隔阂和太多不理解,这一切的渊源在于城市的存在,在于钢筋水泥把我们局限在了单个的框架里。两千年前老子的理想国“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竟然在现代社会中变成了现实,不管从何种角度讲都是可悲的。好在有了互联网,有了移动客户端,青少年白癜风原因看白癜风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