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发区小区公共设施维修改造全面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帅通讯员刘莹走进东城街道翡翠园小区,过去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坦宽敞,蜘蛛网般的电线全部入地,休闲小广场翻建如新,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住得越来越舒心!”让居民点赞的,除了环境变化,还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完善。今年以来,东城街道实施的小区公共设施维修改造深受居民欢迎,在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幸福指数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需改造小区因建成时间早,基础设施差,管理维护难度非常大,公共设施落后的配套标准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生活需求,小区维修改造工作迫在眉睫。年,东城街道共投资万元,对辖区内的37个居民小区进行全面改造,维修改造工作于7月开始正式施工,预计年底前完工。担起一份责任,12月底前增颜值东城范围内相关小区维修改造工程,是开发区实施的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东城街道负责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东城街道坚持把小区维修改造项目作为年度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来抓,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公开招标、精心施工、强化监管,小区维修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此次维修改造工作涉及街道37个居民小区,关系到五万多户居民的切身利益,点多面广,任务艰巨。”东城街道市政站负责人介绍,东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市政站、社区等力量,逐一入户摸排登记,逐一现场核实情况,并详细地调查摸底工作,为后续维修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为维修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居民“点菜”,单位“上菜”,修什么,改什么,全听居民的东城街道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凝聚居民共识,做到“一小区一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东城街道的态度应该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由居民决定“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如何改”,从居民关心的事情做起,从居民期盼的事情改起,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让居民“点菜”,单位“上菜”,有效避免了居民迫切需要改造的项目没有列入方案的情况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何把有限的资金花到最需要、最重要、最关键的地方,是街道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结合各小区实际,东城街道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充分调研,就维修改造项目“修什么、怎么改”等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权衡轻重缓急,最终将小区维修改造工程分为道路改造、屋面防水、墙体改造、雨水管道、公共设施维修等多个分项,得到居民的普遍认可。在此基础上,街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维修改造方案,强化监管,着力实现效益最大化,确保维修改造工作稳步推进。街道还严格工程量的审定,杜绝工程量造假现象,对更换一盏路灯、维修几平方米路面之类的细小工程也严格进行审核确认,确保工程量的真实。强化硬件建设,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此次维修改造既是一项维护工程,也是一项硬件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结合此次维修改造工程,东城街道健全本着“资金用在刀刃上”的原则,此次维修改造所有项目均着眼于眼前立足于长远,维修项目全部重中取“重”。通过维修改造,硬件提档升级,基本达到配套设施齐备、管理维护有效、环境整洁美化的宜居目标。在维修改造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将得到长期保持,一些长效机制将得以形成。通过小区公共设施维修改造,东城街道的建设管理服务各项工作将迎来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