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为什么中枪的总是家庭妇女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讲了一个用婚姻的纱裙把卖淫合法化,养尊处优,嚣张跋扈的女人,从云端狠狠的摔下来,然后再逆火重生的故事。45集的连续剧,才演了三分之一,就火了。
上海作女罗子君一出场,逛街花钱,疑神疑鬼,调查老公,指使佣人,一副钓到金龟婿的小人得意。一个不工作,不创造价值,连自己都养不起,不思上进的女人,就凭生了个孩子,就可以这么嚣张的活着?
广大吃瓜观众,看得个个牙根痒痒,气冲丹田,这种女人真的活该被老公抛弃,摔进万劫不复的地狱,最好下辈子也不要翻身!
我默默的刷了很多关于这个剧的评论,还潜水到很多群里围观了一下,“家庭妇女”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寄生的吸血蝗虫和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的杂交的怪异物种,成了人人喊打并且痛心疾首的众矢之的。
我不知道,被刻意安排,有意夸大,分外渲染的剧情而感染,拍着大腿,快意叫骂的群众们那些滔天的恨意里面,究竟有多少是为了痛惜那些濒临绝境的家庭妇女!
事实上恕我直言,恐怕嫉妒的成分更多些,幸灾乐祸的吐出心中一口气,原来你也有今天,别以为你嫁个老公,就可以逆袭!
我做了近八年的家庭妇女,认识各式各样的家庭妇女。说实话,电视里面罗子君那样子的家庭妇女,虽然我不能说没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对于广大家庭妇女们来说,家都是自己的,老公的钱更是自己的。当了家庭妇女才知道,破家值万贯,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有钱要存起来,细水长流,反正我们有一辈子时间。
拿着别人的钱挥霍,有一种透心凉的快感,然而有谁见过,在脑子没进水的状况下,拿着自己的钱挥霍?
事实上,“家庭妇女”是一个有点贬义性质的词语。“家庭妇女”的本意是指呆着家里不工作的女人。
说起“家庭妇女”,过去的时候,人们脑海中里面的形象就是穿着睡衣,蓬头垢面去菜场买菜的黄脸婆;现在感谢罗子君,家庭妇女变成了港汇广场里面随手花钱,被土豪包养的金丝雀。
不过总之,吃瓜群众们对于家庭妇女的中心定义,倒还没有改变。家庭妇女就是,被圈养在老公,孩子的狭隘小世界里面,笨头笨脑和现实完全脱节的女人。
我们的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我记得我小时候,说哪个女人是“女强人”,基本上侮辱程度就和今天的“家庭妇女”差不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女强人”代表了成长后找到自己的新一代优秀女性,而“家庭妇女”变了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米虫,就应该被抛弃,这就是天理。
前天,卢先生陪我去法领馆办签证。我填表,他在旁边看,填到“职业”,我想也没想直接写:“家庭妇女”。
卢先生问:“你为什么要填家庭妇女?”
我说:“那要填什么?熬鸡汤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