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有毒,这黑锅单身狗不背,尤其是吉娃娃
有些事情,分明是“寂寞”惹了祸,人们却把锅丢给“性格”。其中被黑的最惨的,莫过于吉娃娃了。
多少榜单中,将吉娃娃列为最具攻击性的狗?人家分明如此迷你娇小,怎么就被说成凶了呢?
虽说,大家这么黑他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个在街上,你瞄它一眼,它就冲你“汪汪汪”狂吠的,是吉娃娃;到陌生人家里,对同类不友好的,还是吉娃娃。
我们发在A站上的《狗语者》中,有一集讲过一只吉娃娃,被称为“魔鬼吉娃娃”。
它对女主人有极强的占有欲,任何人想要靠近主人,它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啊呜”一口把人给咬了。
平时呲牙咧嘴的样子,让人看了都胆战心惊……
然而,对于这些流言蜚语,吉娃娃“小叮铛”的主人LynnRichardson不这么看。
她觉得人们误解了吉娃娃。
“吉娃娃这样小,世界又这么大”,她说。
“越是孤单的吉娃娃,越是会感到不安、焦虑。这种情况在陌生人,或巨大的动物靠近它们时,尤为严重。所以,它们选择呲牙咧嘴,保持攻击性来吓唬对方。”
俗话说:吠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吠叫。
大多数时候,吉娃娃们正是通过吠叫虚张声势,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为了缓解“小叮铛”的寂寞感,主人Lynn为它办了几场吉娃娃聚会。
“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个生日聚会,每只狗狗都会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孩穿上漂亮的连衣裙,男孩被打扮得西装笔挺~
在圣诞节,我们举行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派对。每一只狗狗都在球坑里玩得很开心。
在万圣节,小狗“可可”过生日,所以我们在一家酒吧庆祝。酒吧方面还为我们贴心地划分出贵宾区,设计了一场自助餐。”
它们非常享受一起玩耍的时光。
定期聚会,让“小叮铛”戒掉了分离焦虑症。现在,就算粑粑麻麻外出散步享受二人时光,它也不会再作出极端的破坏行为了……
更让Lynn感到意外的是,参加派对的主人从18岁到70岁不等。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个人来的寂寞女性,和狗狗们一样,她们也从狗狗聚会中,结交了狗友,得到了陪伴并缓解了孤独感。
嗷嗷嗷~写到这儿,我忍不住说一句,这点算什么,中国狗友圈才算真正的强大!
曾流传过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
新小区中,哪三群人会最快熟络起来,成了好朋友。
答案:宝妈圈、广场舞圈、铲屎官圈
铲屎官圈里都是喜欢狗狗的人,遛狗的时候有了聊头;
诸如外出寄养什么的,像这样碰到点儿什么急事儿,邻里之间也都会相互帮衬。
之前报道过的《七起连环宠物中毒事件背后》中,事发以后,该小区的铲屎官们迅速凝聚起力量,讨个说法之于,也避免了危害进一步扩大。
至于聚会也是有的,小圈子了大家约了聚一聚。
大圈子我们举办过的月湖活动,还有报道过的台湾哈士奇雪橇大赛,线上还有每月生日点播,七夕脱单计划等等~
这不,情人节快到了。
各位铲屎官,是否想借这个机会,让家里的单身狗们脱单,体验一下爱情的滋味呢?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后台回复“情人脱单”几个字,小编告诉你怎么玩~
(ps.不谈约炮,只谈风月。狗狗的爱情,各位见仁见智,不喜欢的,请出门右拐。)
素材来源
Mirror、一犬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