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女性继发性不育 > 疾病治疗

曹禺女儿改编雷雨濮存昕的劝说让我动

程少为现在哪里就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01215/8498655.html

年,年轻的曹禺创作了话剧《雷雨》。在此后80多年的时间里,这部经典话剧在国内外常演不衰。其间,出于演出需要,《雷雨》被改编为多个版本,仅北京人艺的演出就有三个版本。年,《雷雨》上演80周年之际,曹禺的女儿、剧作家万方也对《雷雨》进行了改编,呈献给读者一部既不脱离原著、又和原著不同的作品。

万方改编的话剧《雷雨》,近日被收录在《冬之旅:万方剧本精选集》中,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万方在濮存昕的建议下改编《雷雨》,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雷雨》一直没变,只是看戏的人改变了,成熟了

这些年,虽然《雷雨》出现了不同的演出版本,但万方本人从未想过改编。然而,年,她遇到了濮存昕。濮存昕说《雷雨》可以以周朴园为中心进行改编,万方动心了。

其实,万方改编《雷雨》,和她对《雷雨》认识的逐步加深相关。四五岁时,万方第一次随父亲到剧院看《雷雨》,被其中电闪雷鸣的场景吓哭。父亲为了不打搅其他看戏的观众,“粗鲁”地用胳膊将她夹着带出剧院。此后,随着一遍遍重温《雷雨》,每个角色都成了万方的老熟人,熟悉到“没了感觉”,而后感觉又回来。

有一次,看北京人艺的年轻演员表演《雷雨》时,万方忽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比如侍萍说她不愿意待在周公馆,却又不立刻离开,为什么?万方明白了,侍萍除了想看她的儿子,其实还想看看周朴园。想明白这点,万方觉得“特别难过”。所以,她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雷雨》一直没变,只是看戏的人改变了,成熟了。万方对《雷雨》的改编就是在这种日渐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

《雷雨》原著有简短的序幕和尾声,在周萍、周冲、四凤死去多年后,在昔日的周公馆里,两个孩子讨论住在那所阴森森大院中的繁漪和侍萍。在演出中,这两部分基本都被删去,而万方的改编,正是从序幕和尾声的年代开始的。这是一个新的视角。

用万方自己的话来说:“当《雷雨》中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该死的都早已死去,活着的人度过了漫漫人生,这时候,岁月赋予《雷雨》另一副面目。复杂的人性,无常的人生,一切经过时间的海浪日如一日地冲刷、洗涤,露出更深的一层,那些埋藏得很深的真相将显露出来。”

读过万方的剧本,一个强烈的感觉是,万方为每个人的行为赋予了基于人性的合理性

在和《雷雨》相隔80年的岁月后,万方希望以今天的眼光再次认识周朴园、繁漪、侍萍。比如繁漪这个人物,万方在创作时是这样分析的:“繁漪曾经被看作是女性反封建的代表,但今天看来她有她与生俱来的独特性格,她的脆弱,她的敏感,隐隐的疯狂,以及她的自我中心,都是造成她悲剧的因素。”万方说,所谓的“性格即命运”,在繁漪身上体现得再充分不过。

读过万方的剧本,一个强烈的感觉是,万方为每个人的行为赋予了基于人性的合理性。比如在《雷雨》原著中,周朴园多次命令繁漪吃药,繁漪当然反抗。有一次繁漪拒绝吃药,周朴园竟然命令周萍下跪请求。深爱着周萍的繁漪“望着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说:“我喝,我现在喝!”之后“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一个片段,三个人的形象和性格,跃然纸上。

在《雷雨》原著中,对于吃药,出现比较多的场景是繁漪强调自己没病,很多读者由此将吃药这一行为解读为周朴园封建大家长的专制甚至冷酷。在万方改编的《雷雨》中,周朴园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可以看作对于逼繁漪吃药这一行为的解释。周朴园说:“一次半夜,我突然惊醒,她站在我床前,像个鬼。我问她要干什么,她说梦见我死了,所以来看看。我让她不要瞎想,回自己的房间去睡觉,她出去之后我锁了门。为此我很看不起自己,那是唯一的一次,我再也没有锁门,再也没有过。我怎么能被她压倒下呢,绝不可以!”据此,周朴园认为繁漪有病。对于繁漪的病根,周朴园也自认为了解,说:“作为丈夫,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凡能给她的都给了;而她,连她自己也说不清她究竟想要什么。”

万方改编的《雷雨》,其实是那些雷雨过后活下来的人,繁漪、周朴园、侍萍,如何面对命运的悲凉,又如何惺惺相惜

对于曾经被看做封建势力代表的周朴园,万方也有不同的认识,认为他曾经拥有同样纯真的爱、对美好的向往。是生活在塑造他。他的性格中对秩序的偏爱,习惯控制一切,直到老年,他仍然坚持着自己所相信的东西。看上去他是理性的,看透了人生,然而在内心中同样对人生怀着深刻的疑问。

因为是以周朴园为中心,万方在她改编的剧本中,借用周朴园之口描述他和侍萍分开的经过。周朴园是这样说的:“侍萍,侍萍……那天我回到家,不见了你,他们把你赶走了,我发了疯,要去找你,被他们关起来,锁上房门。我把屋里所有的东西砸个粉碎,然后用一块玻璃割了手腕……”“血流了一地,我却一点不感觉疼。如果记忆准确的话,我感觉很舒服,畅快得很!像是冲出了一道闸门,水流激烈,哗、哗、哗……”如果没有人发现,周朴园的生命就结束了,然而周朴园没能死去,“眼看红艳艳的血顺着胳膊流到地上,化作黑漆漆一摊,那股热切而激动的感觉消失了,身体变得轻飘,飘进越来越浓的黑暗”。年轻而希望着美好的周朴园,死去了。在原作中,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而赶走了侍萍。

对于原著中周朴园将侍萍的照片摆在家中,并且保留着昔日陈设,主流的解读是将此视为周朴园伪善的表现,然而在万方改编的《雷雨》中,借用老年繁漪之口,说出周朴园此举是祭奠那个“死了的周朴园”,并且连声质问周朴园:“你是怎么死的?那个死了的周朴园,你还是爱他吗?还是恨他?也许是又爱又恨……没有人受得了像你那样冷冰冰地活着,连你自己也受不了,难道不是吗?”

可以说,在改编的剧本中,万方借用老年繁漪、周朴园、侍萍之口,对于原著中更深层次的心理进行了挖掘。万方改编的《雷雨》,其实是那些雷雨过后活下来的人,繁漪、周朴园、侍萍,如何面对命运的悲凉,又如何惺惺相惜。她改编《雷雨》的过程,其实是寻找《雷雨》的过程。

万方的改编,用类似闪回的方式呈现出《雷雨》原著中的故事,所以没读过原著的读者也能明白,但要“懂”,当然是读过原著更好。

除了改编的《雷雨》,这本书中还收录了万方涉及忏悔题材的《冬之旅》、思考家庭婚姻生活的《有一种毒药》《杀人》。和改编的《雷雨》一样,这些剧本无一不表达了万方对生活、人生、命运、人性的豁达、大度的理解。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dem.com/jbzl/17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